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劳动、人口经济学(4)

文/胡怡君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劳动、人口经济学”(4)专场讨论会于2014年12月14日上午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31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雷晓燕担任主持人,三位评论人分别是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潘春阳、来自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宋全云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徐曼华。

首先报告的是潘春阳,他报告的文章是《中国代际教育流动性的水平与趋势:基于多种方法的测度》。该文利用本文采用CGSS(2003、2005、2006、2008、2010)这一较大规模的微观数据,并基于代际教育回归模型和转移矩阵等方法对中国的代际教育流动性进行了系统测度,文章发现:中国代际教育相关性明显存在,且大多数指标表明,从“1960-1964年”这一世代开始,中国的代际教育流动性存在下降趋势,并最晚从“1980-1984年”这一世代开始回升;同时,“1960-1964年”这一世代之前,中国的代际教育流动性呈总体上升趋势。

评论人徐蔓华认为该文章弥补了之前关于代际流动的文章基本是基于财富和收入鲜少有待机教育流动研究的空白。但同时,文章的数据并不详尽,可以参阅《新中国60年教育年鉴》。另外,研究还应该考察父母教育的相关性是否很强。

第二位报告人是宋全云,她报告的文章是与尹志超、吴雨、彭嫦燕合著的《金融知识、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研究》。文章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数据,以家庭为研究主体,从企业家能力角度出发研究金融知识对家庭创业意愿及创业动机的影响。用实证分析模型发现:(1)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可显著推动家庭参与创业活动,并显著促进家庭主动创业。(2)金融知识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越低家庭创业活动促进作用更大。(3)金融知识通过改变家庭借款渠道偏好、提高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增强个体的风险偏好等促进创业

评论人潘春阳认为在调查金融知识时,被采访者会有选择性偏差。同时金融知识与风险厌恶并无直接关系。

第三位报告人是徐蔓华,她报告的文章是与赖艳和赵秋运合作的《政府干预、投资品相对价格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199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该文从政府干预与投资品相对价格的角度出发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基本事实提供新的解释。本文构建投资品相对价格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模型并使用199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出于“工业偏好”的原因,政府有动机对要素市场进行干预,使得投资品相对价格下降以促进工业发展。偏低的投资品相对价格使得企业倾向于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进而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即使控制其他潜在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因素,本文结论仍稳健成立。

评论人宋全云认为可以考虑滞后期的影响,即上一期的政府干预对下一期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影响。同时应考虑企业类型的异质性。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