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场讨论会于2013年11月17日上午在西南财经大学通博楼教学区212举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林晨担任主持人,三位作者高月、林晨、陈纪平就他们的论文分别进行了报告。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高月,其论文题目是《PM2.5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与地区差异性分析》。作者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提出PM2.5污染问题不仅反映的是环境问题,而且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由此提出了探究是什么经济因素导致了中国各地区的PM2.5污染及产生PM2.5污染地区差异性,尤其是各省差异性的原因是什么的研究动机。作者在论文中基于指标体系的测度分析中国省域PM2.5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公因子的提取和命名、影响因子得分与排序及地区差异性分析、因子得分聚类图等将全国省域分为重度污染地区、中度污染地区和较轻污染地区,并测定出主要影响其PM2.5值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要想有效地改善我国PM2.5的污染现状,应该根据各省产生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第二位报告人是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林晨,他的论文题目是《Resource-argumenting technology and price competition in a Schumpeterian model》。他阐明,如果一个企业能掌握核心竞争力,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那么它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垄断企业。在假设市场中有两家竞争厂商时,他提出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博弈情况,并运用相关模型推论出结果:如果两家厂商都取得技术研发成功时,他们将获得纳什均衡,双方都将产品定为成本价,没有利润;如果两家厂商都研发失败,那么情况也类似两家厂商都获得研发成功;如果两家厂商一家研发成功,一家研发失败,那么研发成功的那家厂商将会获得全部市场,并将产品价格制定在低于研发失败的厂商产品价格、高于其本身生产该产品的成本,此时研发成功的厂商将获得垄断利润。最后他得出结论,均衡增长路径显示无论自然资源和最终产品输入的替代弹性如何,恒定的自然资源量和消费的正增长相关,替代弹性只与水平效应有关,与增长效应无关,科技创新的成功所带来的高技术水平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的陈纪平,他阐述的论文是《经济发展阶段、结构变迁与资源诅咒》。本文引入经济发展阶段因素,构建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其机制在于:在工业化初期,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初级产品贸易促进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变迁,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福祉”。在工业化初期后,则通过“荷兰病”等机制阻碍经济结构变迁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作者提出三个理论框架:1.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结构变迁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是这一路径的动力基础;2. 较高的自然资源禀赋,会在经济结构变迁路径中形成一个资源依赖型结构“黑洞”,未形成前加速经济结构变迁,形成后阻碍经济结构变迁;3.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工业化初期,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经济发展的福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丰富的自然资源则阻碍经济增长,资源福祉效应逐步被抵消并在一定时期转化成为资源诅咒。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级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理论框架。

(文/徐锘 图/任茜雯)

\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