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卫生经济学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卫生经济学专场讨论于2013年11月17日上午在西南财经大学通博楼204举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的赵国昌担任主持人与评论员。两位作者分别就他们的论文进行了报告。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卢森,他报告的文章是《1962-1978,上山下乡对健康的长期影响》。文章通过1962到1978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调研数据,利用美国公共卫生及医学方法中常见疾病的类型与健康的关系,具体分析了上山下乡期间的健康水平与劳动强度、生活质量和医疗环境,以及教育水平的关系,从而阐释该历史事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以1972年为分界,前期和后期的上山下乡经历对知识青年的身体质量指数有相反的影响;早期的上山下乡对心血管疾病有正向影响而对消化类疾病有负面影响;教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等等。

       评论人认为该文章成文规范,对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偏误的处理比较到位。但是在回归中未控制年龄以及年龄的规模,对父母的政治地位是否无显著影响也缺乏一定的考量。同时,评论员认为体重和BMI与健康不是单向变动关系,相比之下,身高是关于健康的一个很好地衡量标准,IADL也可以作为健康领域的关键的变量。最后,评论员指出,加入上山下乡的地点与原住址的距离也许能得出更为有益的结论。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马超,他报告的文章是与顾海合著的《参合更高档次的医疗保险能促进健康吗?》。数据研究了太仓市和宜兴市在整合职工医保和新农合为城乡居民医保后居民支出与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文章在识别健康与高档次医保因果关系的同时,对医疗资源利用与高档次医保的因果关系也进行了识别。文章发现,在已知更高档次的医疗保险能促进健康的前提下,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应该逐步提高参保者的补偿待遇。另外,从不参加医保到参加低档次医保的效应大于从低档次到高档次医保的效应。

       评论人认为该文章关注的问题很有价值,选择参保自选作为IV能很好的作为工具变量。但评论人认为利用Abadie方法与2SLS方法得出的结果差异巨大,文章的意义削弱,可以尝试利用401(k)方法来评估得到的结果。另外,文章的探讨只涉及了医保的需求方即受保人群,而未谈及作为支出方的政府,在评价现实意义时,无法做出全面的评估。另外,工具变量的排他性也还可以利用基于社区基础上的医疗资源可即性得到进一步保证。

(文/方琛)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