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公共经济学(上)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公共经济学专场讨论会于2012年12月8日下午在山东大学理综楼举行。本次公共经济学专场讨论会共四场,分别在年会的各个分会场同时进行。

  第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与评论人是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的汤玉刚老师。相关领域的三篇文章作者分别就各自论文进行了报告。首先进行报告的是对外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毛捷,论文题目是《是否应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基于扭曲税与“粘蝇纸效应”的分析》。文章基于扭曲税这一视角,首先,在征收扭曲税的情况下,明确了一般性转移支付产生“粘蝇纸效应”的内在机理和具体条件,然后利用2000年-2007年中国县级层面的数据,进行了主计量和辅助计量两类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阐明了扭曲税与一般性转移支付“粘蝇纸效应”的内在关联,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一般性转移支付存在“粘蝇纸效应”,而且主要是通过与扭曲税的共同作用而产生了该效应。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了对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地方税系建设的思考。第二位论文报告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赵颖,论文题目是《税收累进性与异质性劳动者工资的决定》。文章在对目前税收累进性及税收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影响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劳动者供给视为内生变量,允许劳动者在存在异质性条件下,构建基本模型,引入以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为主的税制累进性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了校准。通过模拟分析得出:在税制安排中,累进系数提高和免征额的增加对劳动者工资绝对额提升具有正面意义,但存在上限;认为劳动者的内在异质性在短期内会缩小工资收入差距,而在长期内具有扩大工资收入差距的作用;应积极谋求劳动者内生异质性的合理提升并适当控制外生异质性;优化税制设计和减少遵从成本,是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优化劳动者工资分配格局的题中之义。第三位论文报告者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马光荣,论文题目是《从U型向M型的部分转变----国有企业隶属层级下放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国有企业隶属关系的演变历程以及企业隶属关系的相关研究,然后从国家统计局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年度统计数据库中选出含有11122家国有企业的样本,对相关数据和变量进行了描述,通过设定模型实证考察企业隶属关系下放的原因,及隶属关系下放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私有化的影响,得出结论:规模更小、可替代性较小、盈利和纳税能力更差、距离所属政府更远的企业更容易被下放。而且,企业下放前两年被私有化企业比例高达一半以上,在未被私有化的企业中,下放在短期内导致销售额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状况显著改善。企业下放既反映了上级政府存在“甩包袱”的倾向,也促进了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或绩效改善。

  对于第一篇论文,评论人汤玉刚老师认为,文章研究的基础非常扎实,并且对文章的结论表示赞同;同时汤老师对边际成本数值的设定提出了疑问,谈到了国内外关于建模方式的差异,并且认为关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研究可以增加一些专项评估,以使文章的分析更加准确。对于第二篇论文,评论人汤玉刚老师肯定了作者的努力,认为文章的计量分析比较严谨。同时,汤老师对参数校准的依据提出了疑问;认为文章中描述税收累进程度的数值过小,不足以证明文章关于存在累进性的结论;关于劳动者异质性在公式中的反映不够明确;对文章中关于税收累进性的三维图形提出改用二维图形的建议。对于第三篇论文,评论人汤玉刚老师认为文章关于分权的视角比较好,注重了技术细节,整体结构比较明晰。同时汤老师还提出文章应该考虑企业下放与行业性质的关系,并应进行简要分析;对于文中 “劳动生产率等于销售额除以员工人数”的计算方法,提出是否可以在“销售额”的基础上加上“存货”,或者将“销售额”改为“增加值”,以提高文章的准确度。

  第二场讨论会的主持人兼评论人是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李华副教授。共有2位作者对其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张牧扬,报告题目是《晋升锦标赛下的地方官员与财政支出结构》。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模型,分析了在晋升锦标赛的体制下,拥有不完全私人信息的地方官员在地方财政支出方向上的选择。作者发现,在官员自身的私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事前能力较高的官员倾向于选择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经济性支出”,而能力较低的官员则倾向于选择不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社会性支出”。通过对1994-2005年地市级分项财政支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个人能力较高的官员任期内,地方财政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显著上升,而教育和公检法方面的支出显著下降,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赛制度下的中国经济运行模式,为今后的改革提供依据。

  报告结束后,李华进行评论。她首先对张老师表示感谢,并指出该论文角度新颖独特,分析结构清晰,研究方法严谨,对今后更深入的研究起到了借鉴和启迪作用。而就其中生发出的很多后续讨论问题,李华也提出自己的见解。随后,现场针对报告中提到的能力度量方式、控制变量等提出疑问和补充。

  第二位论文报告者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刘成奎博士,报告题目是《政府偏好、网络信息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政府偏好的存在制约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而政府偏好受到媒介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影响。提高网络信息水平有助于抑制或扭转政府偏好,从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我国2004-2010年28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分析发现,网络信息、GDP、城镇人口比重对政府偏好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68、0.018、0.224,政府偏好、网络信息、GDP、城镇人口比重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6、0.343、0.008、0.177,居民收入、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平方、文盲人口对网络信息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29、0.048、0.087、-0.004、-0.022。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落实并强化义务教育与中等教育、强化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等。

  李华在随后的评论中谈到,对于网络这一新兴信息资源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影响,这个角度新颖而又务实,从中不难感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对于网络信息的研究也有利于更好把握舆论的导向作用。文中给出的基本假设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全新启示,论文分析全面严谨。而就论文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李华和刘成奎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现场学者也就指标内容的充分性、基础数据的调研等提出疑问,刘成奎均给出满意解答,并表示将充分听取观众提出的宝贵意见。

  至此,两场讨论会顺利结束。现场专家学者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激发、升华,他们均表示获益匪浅。
                                                            
  文/潘盼 满利苹  图李瑶玥  编辑 杨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