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公共经济学(下)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公共经济学专场讨论会2012年12月8日下午在山东大学理综楼举行。本次讨论会共分为4场,以下是后两场的讨论会开展情况。

  第三场讨论会的主持人和评论人是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世旺老师。相关领域的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进行了报告。首先进行报告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王亚丽,论文题目是《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模拟分析》。文章采用微观模拟法,利用1995年—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数据模拟增值税“扩围”,测算这一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分消费大类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得出结论:就整体影响而言,增值税“扩围”对收入分配有一定的正向调节。就增值税和营业税各自的累进性而言,对低收入者的负面影响较大,且消费项目间的调节差异较为明显。并提出,推进增值税“扩围”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消费项目对居民收入分配所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非对称调整行业间税负。评论人常世旺老师认为,文章利用历史数据对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进行模拟分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但是由于历史数据的限制使得文章的现实解释力稍显不足,还有待研究;另外,在分析增值税“扩围”前后居住的再分配率时,由于数据的限制,使得文中的分析不够明确,若考虑分段分析会更为准确。

  第二位论文报告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杨丞娟,论文题目是《公共支出、空间外溢与圈域经济增长——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文章基于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和公共支出空间外溢效应的文献回顾上,以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2007-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SYS-GMM方法对公共总支出、公共分类支出及其外溢效应对圈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公共支出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但公共总支出与公共分类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并不必然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公共总支出和维持性支出对圈域经济增长具有负的空间外溢效应,而社会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对圈域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外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和储蓄率对圈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地正向作用。评论人常世旺老师认为,文章加入空间变量因素来研究圈域经济的公共支出的外溢性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公共经济的新视角,角度新颖。同时常老师还提出建议,认为文章可在研究圈内与圈外关系,城市圈与城市圈之间的外溢性,圈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以使文章更加完善。
  
  第三位论文报告者是上海财经大学的任超然,论文题目是《花钱消灾?:中国的公共支出与收入公平感》 。从收入公平感入手,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与来自CGSS(2006) 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库,对中国公共支出的收入公平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发生作用的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政府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财政支出具有不同的效果,增加基本公共物品支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比较显著的的正向效果,而转移性支出比较不能人们的不公平影响。评论人常世旺老师认为,文章从主观角度研究了人们对公共支出公平度的感知,数据充实,但是收入公平感与收入差距含义不同,在研究中可以考虑CHNS中的家庭数据加以完善,同时建议对衡量收入公平感的数据处理进行明确和改善。

    第四场讨论会的评论人是山东大学石绍宾老师。相关领域的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进行了报告。第一位论文报告者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卜永祥老师,其论文题目是《政府债务、货币性融资与财政持续性在中国的运用》,文章结合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与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跨期的限制,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动态的系统,在分析债务占GDP的比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稳定状态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模式。通过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反应系数的估计,我们可以预计2012年至2020年中国的总体及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比。石绍宾老师对该报告进行了点评,石老师指出本篇文章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理论分析方面,该篇论文作者遵循以前专家学者的研究,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框架,构建了金融与财政相融合的体系。在实证探究过程中,分析了中央和地方融资与财税的关系。总体来看,该篇文章进行了全面而又规范的论述。但同时,石老师指出,本文理论基础和实证探究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并就此问题与作者进行了沟通,作者对此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指出由于数据的不易获得性使得实证受到一定的阻碍。最后,石老师与现场的专家学者提出建议,报告者认真听取了现场观众提出的宝贵建议。

  第二位进行报告的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的左翔,其论文题目是《土地一级市场垄断与地方公共品供给》。本文研究了“土地财政”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通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说明,尽管垄断更多的土地资源能够放松财政约束,但地方政府会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到能让土地增值和未来税收增长的经济性公共品提供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并不一定是宽裕财政收入的受益者。利用全国284个地级市2003-2008年的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变量后,控制更多国有土地转让的地方政府会显著增加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则会显著下降。因此,要素市场改革和土地增值收益的规范管理是改善地方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

  报告结束后,石老师进行了点评。首先,石老师对报告者表示感谢,支出该篇文章使听众对于财政的相关内容有了系统、深刻的认识。文章从理论表述到实证探究进行了规范的论述,并利于搜集的市级数据对土地市场和政府行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同时,石老师指出,县级政府是支出重点,建议多加一些县级政府的数据,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会后,石老师与该篇文章的作者就本文数据显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 马琳 满利苹 图甘泽政 李卓群   编辑杨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