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世界变局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主题论坛顺利举行

11月12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世界变局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主题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大礼堂举行。论坛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巫和懋主持,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雷鼎鸣教授、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史晋川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发表演讲。

雷鼎鸣教授认为从11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开始下行的可能性非常大,不排除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在8%周围徘徊的可能。从欧洲引发的债务危机正在给各国经济造成不良影响,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自然难免这一波的冲击,并且这一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从更为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在过去依靠大量廉价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慢慢在消失。中国政府债台高筑,快速消失的人口红利和后发优势都将是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但中国的一个优势是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要想办法走由出口转内销的道路。当务之急是通过减税来增加内需,中国目前的税率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前列,应该考虑减税政策。从长远看,要托起中国经济还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人口政策也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刻。雷教授认为,在全球面临老龄化困扰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要改变以往的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应该在将医疗和卫生方面寻找新的增长点。

史晋川教授作了《合约机制与民间金融风暴》的报告。史晋川教授的报告将格雷夫关于合约理论的历史制度分析框架应用到浙江温州民间金融问题中。根据格雷夫的研究,熟人社交网络中的交易被称作人格化交易,它的好处是存在着自动执行合约的"多边声誉机制"(MRM)和"多边惩罚机制"(MPS)。温州过去在这种熟人网络中发展起来的民间金融成为熟人之间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但随着人口流动和社交网络的拓展,合约不再自我执行而需要第三方的监督或者新的制度设计。随着资金链条的拓展,旧有的民间金融模式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也是最近温州金融大案频发的主因。史晋川教授认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放开民间金融市场会非常危险,妥善的做法应该是探索新的制度和机制。

袁志刚教授作了《2012年——多重周期叠加之年》的发言。袁志刚教授认为2012年不论世界还是中国,都将是最糟糕的一年,甚至比2008年还要困难。西方社会目前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社会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叠加的结果是民族主义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和全球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世界当前正处在长周期和短周期的拐上,就长周期而言,老龄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困扰着全球;从短周期来说,“特里芬悖论”带来的悲剧性后果使全球陷入疲软。从中国来看,三次TFP(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阶段都存在两个事实:第一是市场化,第二是中国劳动力的流动,但目前可以看到的是这两方面的潜力都受到了限制。短期内我们存在着更为尖锐的问题:房价问题、货币紧缩带来的滞后效应问题、出口下降的问题、人民币贬值的问题。

田国强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中国改革的新命题,主要谈到了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下一步改革的方向。田国强教授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一个开一个放——对内放开的松绑方式改革和对外开放。但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没有合理地界定政府、市场与现在社会的治理边界,导致了“三重三轻”——重政府轻市场、重国富轻民富、重发展轻服务。田国强认为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转变发展驱动力和政府职能。转变发展驱动力的关键在于重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和引进。政府职能需要有两个根本转变,从与民争利的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服务型政府转变,从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政府向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田国强教授认为中国的国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政府治理智慧,值得借鉴。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