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秦晓:中企增长来自规模红利制度缺陷继续存在

网易财经12月10日讯 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今日(12月10日)上午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博源基金会理事长、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在会上指出,尽管西方现在由于经济问题伤及实体经济,而中国企业规模继续攀升,占到了排头兵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管理或者创新力已经达到国际领先地位。"过去中国企业取得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得益于规模红利,是一种规模增长,而非因为效率、技术、管理方面的效益增长。"

秦晓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企业改革是在90年代启动的,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使企业改革逐步分权转向政治分权,国企解困,包括政治性破产、港股改制,企业进入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国资委成立,奠定了国企的地位,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庸。股份制改造是企业获得统治的渠道,治理和管理也受了市场的约束,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国企从竞争中退出,改变了国企的统治地位。这都是中国90年代启动的企业改革重大的标志性事件。

秦晓认为,从全球环境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治理和管理的相应改善的速度。从内部来看,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2008年以前国内市场化体制改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人口红利和要素价格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本,使企业获得了比较大的增长,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规模的增长,整个规模红利。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西方现在遇到棘手的经济问题,中国企业仍继续发展,并且规模经济继续发挥作用。但是我们不应否认别人的成绩,不应该默许存在的问题。"秦晓说,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在制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是治理结构上比较复杂,相互制衡相关性缺乏清晰的定位;二是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和规模扩张;三是主架构链条过长,配置资源的权利不够;企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管的配置存在问题。这些都说明中国企业管理在理念上仍存在着问题,制度上还有缺陷,管理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