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宏观经济学(分会场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宏观经济学专场讨论会(分会场三第一场)于2010年11月21日上午10:15至12:15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2号楼206教室举行。该会场的主持人是北京工商大学的胡俞越老师,评论人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的叶光老师。共有5位论文作者对其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

  首先为大家做报告的是东北财经大学的刘安禹,论文题目是《名义利率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异质厂商的金融加速器模型》。该文以连续统的形式引入消费需求,与产品市场的差异化供给相匹配,将异质厂商引入模型中,以包含异质性厂商的金融加速器模型考察名义利率变化对不同类型企业和整个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名义利率虽然能有效调节通货膨胀的变化,但也会使宏观经济遭受较大的波动。提出的政策建议是: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从而在平抑通货膨胀的同时降低宏观经济的波动。

  评论人叶光老师首先对在读硕士研究生完成此种水平的论文表示肯定。接着他指出作者的论文技术性强于思想性,通过利率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太具有现实性,作者应更注重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第二位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严启岳做报告,论文题目是《浅论中国汇率和FDI的关系》。文章从中国的角度考察什么因素促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作者使用了1995 年到2007年的经济数据,选取了汇率、劳动生产率、工人工资、股票指数、贸易开放程度等重要因子,得到了影响FDI的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汇率是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吸引FDI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低成本策略不会吸引长期FDI,文化和地理位置也很重要。

  叶光老师认为数据用的是混合数据,而不是文章所称的面板数据,在做回归时也没必要加入一些多余的工具变量;还指出回归模型存在量纲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叶光老师也肯定了论文研究问题具有的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三位进行报告的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朱斌,论文题目是《资本控制条件下的汇率超调动态分析》。该文在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基础上,考虑到中国资本控制较为严格且为数量控制的现实因素,对超调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同时考虑了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对其他国家带来的影响。在假设弹性汇率与产出固定的条件下,建立修正汇率超调模型,发现汇率超调现象并非一定要借助汇率预期形成,经济本身内在参数的不同关系也可以导致超调现象的发生。净出口对汇率越不敏感、国内经济对国外投资品的需求利率弹性越高、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低,货币扩张将越容易导致汇率在短期内出现超调。在随后的资本数量控制部分有效的模型中,得到了决定汇率超调的其他因素:资本流动系数和预期汇率调整系数。虽然资本流动系数对超调的作用不明确,但是预期汇率贬值的速度越慢,汇率出现超调的可能性越大。就系统稳定性来说,资本流动系数为零或无穷大时,宏观经济系统都是稳定的。汇率超调在有资本账户管制时仍然可能出现的这一结论,为中国现有的固定或者小幅度波动的汇率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叶光老师对该文做了评论,他指出该文的利率评价是从经常项目角度对汇率调整进行研究,这种利率评价方式相当于以一种商品的真实价格评价其名义价格,而评价名义价格意义不大,因此这种利率评价方式是否合适有待商榷。

  第四位进行报告的是浙江财经学院的潘锡泉,论文题目是《开放框架下包含资产因素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研究——基于边限检验的ARDL-ECM分析》。该文基于2000.01-2009.10的样本数据,首次同时纳入股价因素和房价因素构建我国封闭和开放框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应用边限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目前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封闭框架下,无论是对M1还是M2,即使纳入资产因素,其长期协整关系依然不存在,但在开放框架下,货币需求函数则具有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且资产因素对不同层次的货币需求确实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效应,其中股票价格指数对M1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房地产价格指数则仅对M2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者认为研究我国货币需求函数时既要考虑到开放框架下的汇率、利率因素,更要考虑到资产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叶光老师首先纠正作者的一个观点,指出作者对边限检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其次他认为作者的检验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时间趋势项是否显著,而此值是否符合一般的t分布不得而知;最后他提出作者选用两个指数而非收益率进行分析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第五位进行报告的是上海沪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业务部的薛良,论文题目是《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一点新思考》。该文将货币需求从本质上分为客观需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对货币的需求)及主观需求(人们心理层面对货币的需求)。以一盒“苹果汁”为例分析货币需求中的客观需求,并进行货币需求的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无限的主观需求与有限的客观需求矛盾空前积累,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货币需求量应以“最终消费”支出为准。作者认为当前全球此伏彼起的金融危机,缘起货币需求客观性与货币投放主观性的矛盾累积。为使货币需求理论更好的指导货币投放,可从解析实体经济有关数据入手,对客观的货币需求量进行准确测算。

  叶光老师认为该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统的古典分析方法,研究方法虽然与目前流行的不同,但研究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