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发展经济学(分会场三)综述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

发展经济学(分会场三)

 

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发展经济学专场讨论会(分会场三)于2010年11月21日上午10:15至12:15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2号楼205教室举行。该场讨论会的主持人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系的殷强老师,评论人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姚洋老师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系的云伟宏老师。共有5位论文作者对其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告。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南京大学的余吉祥,其论文题目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城乡差距的影响》。该文认为,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地区迁移过程中,会产生对城镇居民的溢出效应,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差距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通过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农村内部的本地转移和向城镇地区的异地转移两个部分,并在考虑异地转移的溢出效应的基础上,该文构建理论模型发现,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但向城镇地区的异地转移对城乡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显著缩小了城乡差距,异地转移尽管也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但并不显著。从净效应上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整体上还是具有显著的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

对于该篇论文,云伟宏老师首先肯定了作者研究的规范性,但也指出了文章中关于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混淆,以及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标准如何划分等问题。姚洋老师提出农村人口收入数据如何划分,城市化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溢出效应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等问题。

第二位论文报告者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朱承亮,论文的题目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该文对1998年至2008年人力资本及其结构进行了度量分析,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8年至2008年间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但改善力度不大;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当期作用不明显,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在人力资本构成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改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受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姚洋老师肯定了作者论文的规范性,同时提出了几个问题: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够全面,只局限于教育方面;所采用的随机前沿函数的边际贡献在哪些方面?云伟宏老师提出文章所研究问题有难度,同时建议文章的题目应更加明确和更有针对性。

第三位论文报告者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陈亮,论文题目是《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分析》。该文利用中国31个省市区2001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建立宏观总产出方程与信息基础设施微观供需模型相结合的联立方程模型(SEM),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内生性,采用人均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测度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复合增长效应(CAGE)的测算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很大贡献,但是信息基础设施对不同区域增长的贡献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却存在反差。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全国水平,而中部各省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却低于全国水平。

云伟宏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文的贡献,同时提出了一些疑问:PEN(PEN为信息基础设施代理变量)是否与地域面积有关?信息技术的增长是否仅仅表现在PEN的增加上?姚洋老师指出如何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各变量是否绝对外生以及它们是否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等问题。

第四位论文报告者是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小双,论文题目是《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综合使用及其实证分析》。该文在对国内外产业集群测度方法回顾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基尼系数(G指数)、区位熵(LQ值)作为识别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2009年西北五省区纺织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得出各省区的综合得分及排名。通过比较,显示陕西省的纺织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四省区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其中新疆趋近集聚状态。最后对西北五省区纺织产业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姚洋老师和云伟宏老师首先肯定了作者文章的规范性,但也都提出了一些建议。云伟宏老师认为文中没有表明各省份之间的空间基尼系数的算法;姚洋老师认为首先应该先研究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

第五位论文报告者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方红生,论文题目是《中国金融发展在治理经济冲击中的作用: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的考察》。该文基于1985至2008年度中国分省的面板数据,采用可处理横截面相关性的Driscoll and Kraay (1998)的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在治理经济冲击中的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中国金融发展虽然对治理通货膨胀冲击不起作用,但是在治理贸易冲击方面作用显著,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发展可以成为治理多重冲击机制中的重要一环。(2)中国金融发展正是靠着在治理贸易冲击方面的作用而实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3)中国金融发展在治理贸易冲击过程中的作用会随着民营化的深入而增强。

姚洋老师首先肯定了这篇文章的贡献,对文中所提问题也表示赞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文中对金融发展和贸易冲击之间的关系没有详细说明;只对各个省份进行研究,没有对全国进行研究,应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去研究;所搜集的数据偏少,应该增加数据;省际之间的冲击机制是什么应该给予说明。

会中,各与会人员对每篇文章提出了应该探讨的问题,论文作者也对相关的问题做出了回应,并感谢点评人给出的相关建议。最后,主持人殷强对该讨论会做了总的评论,本场讨论圆满结束。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