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女经济学者专场(分会场三)论文专场综述


本次年会的女经济学者专场讨论会(2)于2009年12月13日上午10:10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111会议室举行,相关4篇文章的作者分别进行了报告。本场讨论的主持人是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评论人是来自Fukuoka University的万军民教授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龚强教授。本届经济学年会女经济学者负责人赵耀辉教授也加入了讨论。
第一位是邵敏,她报告了她和黄玖立合作完成的题为《FDI与中国地区的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的论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多年里,我国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1998年到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现实数据上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存在的省市差异;然后基于已有经验文献建立计量模型和选取影响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其它控制变量;再利用数据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通过对估计结果的具体分析引出文章的基本结论,同时考虑内生性问题、外资变量的不同度量、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变量的不同度量以及被解释变量的不同度量对基本结论的影响;最后对文章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基于此提出了有关要素分配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万军民教授认为解释FDI的因素应更加广泛。龚强教授认为本文的不足是没有证明FDI与工资收入是因果关系,只表明了相关关系。海闻教授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开放度往往是国际贸易上的一个指标,用在这里合适吗?外资到底是怎样影响工资的。

第二位是中国农业大学赵云霞博士,她报告了她和赵冬梅合作完成的题为《技术创新与工业经济发展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的论文。文章试图对山东省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引入协整检验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并提出协整关系能够将变量间长期均衡的关系刻画出来,而变量间短期的非均衡关系则可以由误差修正模型来表述。然后选取1993—2006年来自于《山东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选取工业GDP和科技投入两个变量,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并对二者变化的弹性系数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科技投入和工业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的表述为,两个变量各有一个变化区间,这两个区间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二者分别在相对独立的区间内“并行”,即虽然短期内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都会有所波动,但是只要二者波动的“误差”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马上被自动“修正”。正是由于“误差修正项”起着一种“自动调节器”的作用,才使得科技投入和工业GDP二者之间保持着一种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
万军民教授认为文章的标本太小;因果关系不明显;统计数据还需进一步处理。龚强教授提了一个意见,可以考虑其他地区与该地区的科技替代关系。海闻教授提出了一些基础问题,“长期均衡”、“工业GDP”等词语的运用有失妥当;数据选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三位是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张姝,她报告了她和朱晶合作完成的题为《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调整成本的影响分析——从边际产业内贸易的角度》的论文。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正在与世界市场不断融合,并将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贸易开放。如何在不断的开放的过程中,考虑不同的农产品面临调整成本压力,并制定相应的过渡期的保护和缓冲政策是该篇文章的出发点。文章运用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平滑调整假说”提出的贸易调整空间TAS和S指数对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调整成本在入世前后情况进行分析、测度和对比,这些农产品属于在我国入世后受冲击最强烈部门之一,同时从要素层面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下的调整成本进一步展开分析。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化使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面临更大的收缩性调整压力,同一品种不同要素面临的调整成本大小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大豆、植物油和棉花较之其他产业在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承担的调整成本更大。文章的最后试图通过对贸易引致的调整成本的度量为贸易政策的选择构建新的思路和框架。
万军民教授提出“调动成本和压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龚强教授提出“边际产业内”的概念是什么;他说,调动成本小,贸易规模会变大,这个容易理解,但是反过来,贸易规模大并不能证明调动成本小;也提到了产业密集度相比较的问题。海闻教授指出行业内贸易是没有竞争的;增加要素流动在土地要素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土地是流动性最差的要素。

第四位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杨凌。她报告了她与Michael L. LAHR合作完成的题为《Sources of Chinese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1987-2005》的论文。该篇文章通过一种新的结构风险分析方法,讨论影响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文章首先提取出1987年—2005年的数据,通过设定六个与劳动力生产率增长有关的解释变量——合作产生的多余价值变化,劳动力节约,国内劳动力需求的比重,技术进步,行业内劳动力需求的比重以及劳动力需求的混合效益,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劳动力移动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劳动力节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万军民教授提出,这个研究方向很好,为什么劳动力移动要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而不能通过计量模型得出。龚强则提出了一些建议,应对劳动力质量加以考虑,制度方面的影响、激励机制也应该被考虑进去。海闻教授指出,统计数据中不同行业的价格指数要加以考虑,例如2005年的工业生产速度最快,服务业最慢。

最后,海闻教授总结了这次讨论,并一改点评时的严厉,幽默的说其实没有十全十美的文章,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一次讨论碰撞出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思想火花,激励经济学者多多思考,才能促进学术长远发展,也会使得作者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起到鞭策的作用。这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海闻教授的用心良苦,也谢谢他对经济学发展和教育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