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公共经济学(分会场二)专场讨论会综述

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学年会公共经济专场讨论于2009年12月13日8:00到10:00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相关领域的5篇文章的作者分别进行了报告。本场讨论的主持人是Fukuoka University的藤本浩明,评论人是浙江大学的万军民、王志凯教授。

首先为大家做报告的是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聂佃忠,他的论文题目是《含有负所得税的最优所得税再研究》。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探讨最优所得税问题,论文主要涉及关于最优所得税的三个模型,在推导出前两个模型以后,重点讨论了最后一个模型。其创新之处在于,在借鉴已有的最优线性所得税和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含有负所得税的最优非线性所得税模型(有缓冲地带),即修正的米尔里斯(Mirlees)税收函数,进而得出一些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最优所得税,特别是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理论。

万军民教授对该文章进行了评价,他认为本文研究的mirrless函数在数学上可能根本没有解,并且此函数有很多破绽。另外模型中断层图形中断点的外生是错误的,万军民教授向作者提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视角。

接着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冯俏彬给大家做报告,她的报告题目是《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关于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及其阐释》。文章首先认为萨缪尔森等人的经典定义尚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廉租房等这类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却被认定为公共产品、由公共提供的国内外政策实践。认为基础教育、基本医疗服务、廉租房等属于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将其冠名为“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在此基础上,借鉴布坎南等人认识中的合理要素,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并作了相应的理论阐释,还进而勾画了从纯公共产品到纯私人产品的“光谱”。

评论人王志凯和万军民教授对文章分别作了评论。他们认为文章把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列入伦理与权益范围对于重大服务改革是很大的贡献,冠名“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点,但建议把社会组织的概念融于文章中。

第三篇文章是来自东北财经大学的王伟同,他的报告题目是《中国公共服务效率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本文在运用DEA方法客观评价中国各地区历年公共服务效率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体制变革及政策调整是提升中国公共服务效率的有效路径。

万军民教授对文章做了精彩评论。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他具体解释了为什么广东省效率评价低,我们必须考虑到当时中国处于人口流动性大的时期,加之广东外来人口众多。同时,文章还应考虑当地居民收入、财富、文化等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接着是来自浙江财经学院的高琳给大家做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公民组织参与及社会资本》的报告。文章从社会资本视角对中国财政分权下的居民组织参与行为展开研究,运用2001-2007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文章为评价我国财政分权的后果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一方面,尽管中国的财政分权建立在缺乏正式民主机制的政治环境上,但财政分权会内生出一股力量促进公民组织参与及社会网络的形成,这将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分权作用下产生的社会组织可能直接承担了提供部分公共服务的功能,从而满足一部分公众的偏好,与政府正式机制形成“合成”效应。

在作者精彩的讲解后,万军民教授赞赏了本文的研究角度,向作者提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视角,会不会出现消极的社会资本呢?假如政府被某些社会团体俘获那么,新的寻租形式将出现,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否利于一般性的公民参与。

最后做报告的是来自浙江大学的许静,她的报告题目是《An Empirical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Tax Incentives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文章运用经验分析解决存在于微观层面现有税率激励制度的问题,在模型验证方面,先评估技术创新技术能力,修改过去研究中对于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的替代指数。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