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胜利开幕,四大经济学专家首开主题

  2008年11月15日  上午9点50分,在重庆大学经管院刘星院长的主持下,四大著名经济学专家樊纲、海闻、张宗益和史晋川与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农民工问题以及中国新城市建设等诸多热点话题展开讲演。

  金融危机与宏观经济理论——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樊纲教授称,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性的贪婪。虽说经济进步的基本动力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但由于过高的追求最大化利润,最小化成本,以及过多的追求剩余价值的实现,从而导致投资过热,产生经济泡沫,违背了渐进式增长的经济发展规律,才使得危机来临。他认为,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认识,首先要深刻认识市场机制,不能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就否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仍然是目前最优的选择,市场经济是不能搞大跃进式的经济增长。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凯恩斯主义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如何发展中国经济的问题上,樊纲教授提出,一定要有后发制人的准备和行动,目前我国市场化还不成熟,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要汲取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和总结再实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让我国的经济腾飞。

  中国新城市建设——海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

  海闻教授从当前最热的“三农问题”和土地流转讲起,指出城市化是我国的必然之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在未来三十年的重点应该是城市建设,然而特殊的历史发展北京,使我国城市化的全面实现还需要很多特殊的努力。因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还存在很多矛盾,社会化结构严重滞后于高速的经济增。同时,我国城市化还面临其他许多障碍,比如未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观念、保障增加农民福利的问题、及改变现有大城市的观念等等。因而,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必须注意自身在社会资源公平配置、土地改革、城市规划、城市投资等方面的作用。

  最后,海闻教授指出城市化建设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工业、服务业以吸收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从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

  中国农民工过去、现在和未来——张宗益(重庆大学副校长)

  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就当前我国的农民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张宗益教授在对我国农民工研究理论的回顾基础上,向与会人员详细的展示了我国有关农民工政策的变迁和不同作用。在其率领的研究组广泛深入调研的数据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生产现状。他认为,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增长,解决农民工和农村问题是前提保证,我国必须完成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最后,张宗益教授指出“城乡统筹”重点应该在城而不在乡,并从土地问题、户籍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方面,为我国当前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一些新思路。赢得了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同意和共鸣。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环境与趋势——史晋川(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最后,史晋川教授在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一种“风、暴、潮”的环境。所谓风,指中国当前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经济调整期;暴,指全球金融风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潮,指2008年国家几次变化较大的宏观调控。

  在这种风暴潮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呢?史教授的态度相当积极。他也从最基本的“需求与供给”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形势,证明其观点。因为,从我国需求三个主要面看,十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出口下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这与出口结构及和出口企业的市场调整有很大关系;其次,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投资回报率的上升、新兴产业准入标准的降低,投资将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最后,我国居民消费比较稳定,而且民间储蓄量极高,如果可以与改革相结合来激发国内消费,将会创造很大的内需。而供给方面,充裕的资金和劳动力资源以及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带来的投入比价格变化,都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很大支持。

  最后,史晋川教授还预测我国经济最迟在明年年中就可能到谷底,之后便可能会缓步回升。其精彩的演讲和积极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