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区域经济学Ⅱ

  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分会场讨论专题——区域经济学II于2007年12月16日上午10:10-12:00在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E105室举行。本场共有四篇论文。主持人是西北大学经管学院的白永秀。评论人是河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的张贵和黎志刚。

  第一篇论文:《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

  本文作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的李小平和卢现祥。文章首先由两个问题引出:一是生产要素流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结构红利假说”。此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已有文献进行了评论,得出两点不足: 第一,分析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文献中都假定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这就会忽略生产要素从不同规模报酬部门之间流动所导致的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从而对估算的结果产生偏差;第二,绝大部分文献都没有考虑Verdoorn效应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根据Verdoorn效应,产出增长和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产出增长更快的行业将具有额外的生产率增长;因此不考虑Verdoorn效应也可能会对假说估计产生偏差。接着在此基础上标明本文的工作,即第一,我们采用国际上常用的shift-share方法及其扩展的方法就中国各地区工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还分析了考虑Verdoorn效应时的要素流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从而使得实证结果更加可靠;第二,考虑Verdoorn效应后,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总作用由原来的负贡献变为正贡献,但是其值仍然较小,即结构红利假说并不显著;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内部增长效应。第三,各省工业间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劳动力流动对工业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资本流动有利于工业生产率的增长。通过使用shift-share方法,采用1998-2004年期间中国省际工业的数据,将中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TFP增长分解为劳动力流动效应、资本转移效应和其它效应,发现劳动力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要素有从低Verdoorn弹性值向高低Verdoorn弹性值的地区工业转移,但是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的总贡献仍然较小,“结构红利假说”现象仍不显著。因此,更合理的配置省际工业间的生产要素显得很有必要。
评论:本文从理论意义上分析了不同生产要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其实践意义更多。劳动力和资本流向对统筹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其中西北、东南沿海的人员流动意义更大。本文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从结构主义当中总量对个量的推动、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个量从低到高的流向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由于部门之间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的不同导致的流动,最终也体现了生产率增长对要素的拉动作用。

  建议:本文以工业为主体整体来研究,以国家作为边界来研究要素流动。若以省际来作为边界来研究要素流动约束条件会发生变化,由于制度原因可能会得不出该结构。因此建议作者在省际之间考虑约束和影响。 

  第二篇论文:《中国城市间的分工效应研究》

  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的李培。文章首先回顾了过去在城市化与城市间分工的相关研究,相比较城市分工的理论性研究,实证研究却略显不足,且主要集中在对城市体系分布的描述方面(Quigley,1998,Song等,2002)。从计量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看,大多数研究均直接假定截面单元是同质的,即将经济体视为相互独立的个体,城市间潜在的相互影响往往被忽视。指出本文将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并在回顾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确定实证分析的起点,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模型对中国城市间的分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文中建立的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假设人均产值从城市到其腹地是连续的,且越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产值越低。接下来作者回顾了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变与分工,确定了模型检验的时间起点,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1990年至2004年中国地级市间的分工效应显著,而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也恰恰代表了中国城市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得出了三点基本结论:一是从三大都市区分工效应测度的显著性来看由大到小依次为,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二是三大都市圈首位城市对其他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三是市场化程度与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珠三角都市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 综合其他结论,作者最终发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恰恰代表了中国都市圈发展的三个阶段。京津冀的发展行政色彩浓后,长三角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而珠三角的发展更加遵循市场规律,代表了中国未来都市圈的发展方向。

  评论:从分工角度谈城市发展意义很大。本文抓住了城市发展的主脉,建立了二元城市分工模型,得出的结论与现实吻合。中国与国外城市化背离。因为生产方式不同,国内与国外城市发展的不同路径成为了约束条件。

  建议:一、用在校生代替平均受教育程度可能影响最终分析。如北京与河北肯定不同。二、农村如何向城市发展的问题分三个层次,探讨中应加入理论。三、工业化存在规模经济对城市化作用非常大,是否应加强对此的关注。

  提问:一、数据如何获取?长江三角区的面板数据是从哪里获得?回应:《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二、建议样本更大些。

  第三篇论文:《中国食品系统中的产业集聚研究》

  本文的作者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肖卫,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俊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陈妍。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及由理论模型引发的四场革命: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空间经济理论。接着概念进行了界定:现代食品的供应不是任何一个简单的行业所能独立完成的,这种演化促使农业等传统产业向现代化的标准转变,并促生了众多新兴产业,“食品系统”的概念就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形成。“产业集聚”:集聚是人口、资本和产业的集中。产业的集群是集聚的一个子集。接下来文章在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工资率和价格指数等因素的前提下,从食品系统中的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两个层面构建食品系统中“中心-外围”集聚模型,分析食品系统中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我们认为,在食品系统中,如果农产品和食品的保质、保鲜和运输成本较低,食品制造业的规模较大以及食品制造业的所占市场份额较高,那么食品系统将在原料农产品生产地区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以周边农村为外围的集聚模式。

  评论:实证部分数据运用得很好,理论部分应反映食品产业的特点,如易腐烂。食品产业的特征不是很理想,可以换成农业或加工业。回应:需要强调食品的保质保鲜。

  提问:一、回归分析用了多少观测量?回应:十几个。二、数据出自何处?回应:《中国农产品统计年鉴》

  第四篇论文:《交通网络经济、城市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

  本文的作者是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的张学良和日本立命馆大学经济学部的郑小平。文章首先指出在现有文献中聚集经济效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分析网络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则很少。而本文建立的一个包括交通网络经济、城市聚集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证明,和城市聚集一样,将多个城市或区域连接在一起的交通网络也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接着作者采用OLS估计方法,运用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40个县市的空间数据,对这一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检验。考虑到空间数据的空间依赖性特征,在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较新的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证实了长江三角洲空间数据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并建立了两类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成功消除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最后得到的空间滞后模型的结论也更可信与更稳健。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与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相比,将所研究的长江三角洲各县市与国家中心城市上海以及与苏州、无锡等当地中心城市连接起来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所产生的网络经济效应会对长江三角洲的工业总产出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提问:一、将长三角看作独立的单位研究,T1与T4是否可能与长三角之外的城市有关联?回应:这种情况只可能在南京出现。二、只考虑通过公路、铁路运输,也可能来自外地?回应:考虑这些因素的话可能有些检验无法得出。三、空间单位越小,空间矩阵影响越大,是否应作稳定性检验?回应:是的。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