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制度经济学Ⅰ

制度经济学I
主持:祝志勇 (西南大学经管学院)

第一篇论文:《不良贷款、经济增长与制度》
作者:李宏瑾(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金融研究处)
评论:龚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论文综述:

  微观金融经济学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命题:高收益高风险出发,该文从这个理论出发,探讨在宏观经济中这样的现象。作者对1970年以来的代表性银行危机发生国的不良贷款率和经济增长率做了深入研究和比较,从持续年数、不良贷款比例、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实际GDP年均增长率来讨论是否伴随银行危机。并且发出疑问:如果不良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那么为什么同样是高增长的国家,为什么有的国家不良贷款率高而有的低,或者同样是低增长率的国家,为什么有的国家不良率很低而有的则很高?

  作者认为归根结底就是制度问题并且得出两个命题:命题1:违约率是的增函数,进而也是的增函数,也就是说一国不良贷款率随经济增长率上升而上升;命题2:各国贷款违约率是经济体内部的个体因素的方差的增函数,也就是说一国制度发展越好,违约率越低。

  接下来作者又进行了实证分析,对NPL和GDP GROWTH进行统计描述,讨论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增长、NPL的实际值、理论值和制度质量情况(自由经济制度及政府银行资产占比)。将残差(模型GDP不能解释的部分视为制度的作用)作为制度质量,发现:多数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已经转轨的国家实际不良贷款都低于理论计算值,而大多欠发达国家则高于理论值,这说明按照我们对制度质量的划分,以完善的市场导向经济体的经济、金融等制度绩效普遍要好于其他类型国家,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对制度的评价是合理的。

  最后,作者有了以下一些结论。1.经济增长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以银行贷款违约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由此我们得到一国经济增长与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比例呈现正相关的判断。2.本文首先为这一判断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利用跨国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分析了制度(特别是自由经济制度)因素的作用。3.经济增长和不良贷款之间至少存在着正向相关的关系,这也为理解我国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国银行体系当前高比例的不良贷款一定程度上也与近三十年的经济高增长密不可分。4.必须强调对不良贷款的分析还应该更广泛地考察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加强制度建设对于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和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评议人评议:

1、文章的选题很好,大体思路是,现今不良贷款已经成为中国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了怎么解决;目前大家都说中国经济是投资推动型,这篇文章还讨论了投资推动型的经济会产生什么问题。
2、不足之处是这篇文章讨论的是中国的问题,但是数据多用的是国外的数据,应当用中国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的数据,相对来讲会更有说服力。另外文章中讨论的回报率问题,到底应当用长期回报率还是短期回报率来看,这点值得讨论。
3、研究中用了CAPM,用CAPM研究的问题比较大,评论人认为用带消费的CAPM比较好,因为消费是经济中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可以体现消费对实际经济的反映,另外消费的数据比较好找,有利于调查研究。
4、作者有谈到制度因素,但是制度因素背后的投资者到底是个人还是国家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应当用合适的数据,讨论出一个可实施的结果,这样会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总结。
5、跨国数据的人口IV选择、中国在人口控制的情况下怎么选人口IV都要更进一步考虑。

《中国住宅税收政策调控能力研究——基于资产价格理论的供求模型和实验检验》
作者:王  俊 王  喆 (中央财经大学)
评论:龚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论文综述:

  当前,中国住宅价格过度膨胀,引起了各界的显著关心,一系列税收调控政策,收效甚微这又值得人们深思。作者针对这种现象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中国政府针对住宅市场的税收调控政策效应弱化的原因何在?二是,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税收体系划分、城镇住宅市场税收体系划分、物业税、住宅空置税以及住宅一级市场,讨论加大流转环节税,或者新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能否有效调控住宅市场,保障国民的基本住宅权利?

  作者首先为进行了住宅资产价格的相关的文献回顾及综述,对住宅的价格决定理论中的特征价格模型理论、价格内在构成角度下的住宅价格理论、古典资产价格理论、现代资产价格理论以及对住宅市场税收调控的研究中的物业税对住宅市场的调控作用、住宅空置税对住宅市场的调控作用做了比较和介绍,指出其中的可借鉴之处和片面性。

  文章的研究思路是:建立一个基于现在的市场价格理论的住宅市场的供求模型,再模拟针对某个开征的税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作用是怎样的,这种调控不光是价格上的,还是怎么抑制投机者来保护自住者的利益。作者建立了这样的假设:存在较为成熟的住宅一级买卖市场,该市场上的住宅无差异;所有住宅都可以在长时期内正常使用且可租可售;所有卖者均拥有住宅的全部所有权;所有参与者(投资型、投机型、自住型、房产商四类)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住宅价格能够自由的浮动使该市场上的供给数量和需求数量相等;信息较为充分,市场各方都能够同时得知并了解税收政策;住宅流转环节税是指在住宅的开发投资、转让、取得和收益环节征收的税收;歧视性住宅流转环节税为比例税率等。

  接下来,作者设计了几个模型:投资者的供求方程、投机者的供求方程、自住者的供求方程、房产商的供求方程、住宅市场的总供求方程。讨论了:各税收对一级住宅市场价格调控作用、税收政策对不同参与者的调控作用。发现:对房产商销售收入征收的住宅流转环节税会导致住宅价格上升,而对个人的住宅流转环节税在住宅一级市场中对于投机、投资者以及住宅价格都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歧视性住宅流转环节税更能抑制投机者,但考虑到二、三级市场,对个人的住宅流转环节税的调控作用会大打折扣。而物业税对于住宅一级市场成交量以及价格的调控作用是比较大的,但是在抑制投机者和投资者的同时,也抑制了自住者。住宅空置税不仅仅调控了住宅价格,还很有针对性的抑制了投机者,调控作用比较好。

  文章还基于实证的模型调整、变量及数据说明、参数估计及模拟对北京、上海、重庆三个城市的房价状况(从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五年以上法定贷款利率几方面)做了精细的分析。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具体税收调控中,如果调控政策的目标是既要起到抑制住宅价格,又要抑制投机者或投资者,维护自住者,并且还不引起大的经济动荡。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应尽可能把对房产商征收的住宅流转环节税,转化为对于个人保有环节征收的税收。
2、保持对个人的流转环节税税率水平,减少采用这类税进行调控。
3、开征物业税,并且在物业税的征收过程中要甄别自住者与其它参与者,做到区别对待。如完善房地产登记制度和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以户口为单位,对一户拥有的第二套及以上住房采取相对于其它应纳税住房较高的物业税税率。
4、开征住宅空置税。
5、加强税收征管。
6、综合运用其它调控政策。
7、增加住宅供给,完善住宅保障制度。

评议人评议:

1.建议:由于这是一个实证的文章,所以应当讲一下数据的来源,是公共数据,还是私人消息,还是亲自调研得到的?
2.这是篇非常好的文章。目前,房价是中国的大问题,是宏观政策的重要研究课题。现在媒体上学界中也有很多争论,但目前来说,这是我看到最好的一篇。这篇论文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还给出了实际的数据做了具体的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税收方式对于调控的效果。因此,在它的结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中都有影响力。
3.我们从文章中可以看到了一些数据是对实证研究很有意义的。比如说2006年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却约为9.57,这样的数据给我们判断房价到底高还是低有了客观的标准。
4.希望值得进一步扩展的是房地产的定价理论。房地产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投资价值,使用价值和投资价值两者的特性都有。现在的研究多是从其中一个方面各执一词。而这篇文章从两个价值的这两个方面来讨论。无论是理论模型还是实证分析,做了充分的分析,很好得解决了房地产定价这个问题。
5.希望具体的细节可以进一步深化,如果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房价走向进行预测,无论对错,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6.一个本科生能够写出这么的研究论文,确实很不错,我看到了中国新兴的希望。

其他评议:

高辉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1.这个课题难度非常大,但方向很好。建议就是,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内容不应当太庞大,展示时扩充的东西太多,就让讨论的主题显地弱化。
2.这篇文章采用了西方经济学标准的研究方法,但是规范的实证研究在一些方面还需要注意,比如:变量确定、数据来源、模型建立、怎么检验,这些没有讲清楚,也没有规范检验。
3.最后结论写得太多, 根据实证的内容阐述就行了。 一些建议和实证的研究目的不搭界就不用写在结论里。

祝志勇 (西南大学经管学院):
希望能够讨论一下在中国的转型时期,这种税收调控能力是否与地方和中央的博奕、税权的划分这些因素有关?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