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区域经济学Ⅰ

  2007年12月16日08:00~10:00,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讨论专场区域经济学I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e栋105进行。

  第一篇: 中国城市集聚与扩散的转换规模实证研究(杨波 李秀敏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以我国1990年的186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除拉萨以外的30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城市以及151个地级市。本文收集了1990~2005年各城市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人力资本的影响。同时使用修正后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口规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估算了各城市的相对规模收益和相对外部成本,然后通过对收益与成本的对比分析,找出城市以集聚为主向以扩散为主转换的城市规模。结果显示我国只有上海市达到扩散阶段,而其它城市都处于以集聚为主的发展阶段,且在这些城市中,绝大部分城市的规模收益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其外部成本。

  评论人:城市的集聚与扩散研究对农村发展很有意义.同时指出一些问题:1.模型变量选择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 2.城市的规模与产业构成有很大差距,作者没有做出详细分析.

  第二篇: 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区域金融发展及其增长绩效——基于地方政府干预视角的实证研究 (沈坤荣 张璟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本文从地方政府干预视角分析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本文将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的行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考察,并运用1991-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财政压力)阻碍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在我国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匹配程度较差,政府支出责任过大而收入权限有限的情况下,会通过增强对金融机构的干预力度来获取额外资金使用的权利,从而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只有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相互协调和匹配才能更有利于金融发展市场化环境的构建和我国金融发展对整体和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

  评论人:主题很有新意,视角特殊,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以财政分权制对敌方不利之处为思路.它不仅对研究区域经济学很有意义,也对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体制改革很有意义.指出由于财政分权制导致地方政府利益的介入问题,值得引起金融学界研究和管理层的重视. 但对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关系研究不是很透彻.地方之间利益冲突,如何解决,值得研究.

  第三篇: 中国地区间购买力评价研究(杨长江 胡钜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

  本篇论文从一国内部角度研究购买力平价的成立情况是近10年来汇率理论的重要动向。本文围绕着如何确认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成立、如何理解实际汇率向均值回复的缓慢速度这两大“购买力平价之迷”,利用中国1990---2004年间36个大中城市的生产资料绝对价格数据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发现:(1)从生产资料市场看,我国地区间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还较低,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相应水平,并且近20年来一体化程度基本稳定,既非走向整合亦非走向分割;(2)不能简单运用相对价格指数的平稳性来衡量购买力平价的成立,在绝对价格趋于收敛的过程中,运用平稳性检验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3)中国生产资料价格的半衰期偏短,其主要原因并非来自高频数据,而是由于小样本误差带来的,我们使用了RGLS方法来对半衰期进行了调整。

  评论人:第一:国内一种货币购买力平价怎么定义,第二:一价定律在人民币市场能否成立,其收敛性,波动有多大.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