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刘应力: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律与挑战

  本月15日~17日,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深港两地举行。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在年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律与挑战”的主题发言。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来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歌叫《春天的故事》,里面有一句话说他老人家在南方画了一个圈,事实上他老人家在南方不是划了一个圈,是划了四个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中央给的政策是一样的,所得税是15%,进口自用设备免关税,免增值税,等等政策,四个经济特区是完全一样的。而且有其中三个经济特区,除厦门之外的深圳、珠海、汕头同属一个广东省,但是,经过二十七年的发展,这四个圈不是一样大的。去年深圳的GDP总量5813亿,而另外三个经济特区加起来的总量2650亿,也就是说,三个加起来不是深圳的一半!去年深圳地方收入500亿,而那三个经济特区加起来也不到深圳的一半。去年深圳出口额达到1640亿美元,而那三个经济特区加起来300多亿美元。这是第一个现象。

  第二个现象,深圳只有一所你们今天所在的深圳大学,可以说刚才毕主任问了我们校长,是不是211,我们很惭愧,等什么时候222的时候我们能达到。但是,为什么在深圳只有一个综合性大学,我们去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58%是具有自主创新的产品。去年深圳的专利申请量29780件,是全国城市中第二位,但是,专利发明量13600件,是全国城市中第一位,超过北京、上海!

  刚才我讲这两个现象希望经济学家去研究。我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深圳经济发展的简单情况。去年深圳的GDP总量5813亿,这个概念是全国第四大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深圳和广州差一百多亿。第二个数,深圳去年财政总收入1680亿,其中500亿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0亿上缴中央,1180亿的概念就是中央政府上3-4个省的转移支付。我们去年的进出口总额2600多亿美元是第一次超过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大进出口总额的城市,而出口1364亿美元,十五年深圳第一。去年深圳的人均GDP8816美元,是城市中第一位。我们的分母是846万常驻人口,并不是196万户籍人口,内地很多城市一除就把户籍人口除了,我们是按846万人口去除。我们去年的集装箱达到1860万标箱,全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我们的空港,飞机场18000多万人次,是全国第四大航空港。

  下面讲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四大特点,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展开。第一个特点,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第一主导产业。深圳市是全国三个工业总产值超万亿的城市,上海、苏州、深圳,而深圳去年11000亿的工业总产值中52%是高科技产品。我讲叫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什么意思?深圳统计数字是把产品一个个统计出来的,比如说电脑,光做键盘,做机箱都不算高科技产品,我们并不是内地的经工贸总收入,也不是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一个一个统计出来的,非常实的。

  高科技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33%,也就是说深圳的GDP的贡献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更重要的说明,高科技已经不是“花瓶”,是对财政、对经济、对社会有贡献的第一支柱产业。

  第二个特点,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深圳高科技产业的主要特征。刚才我讲了,在高科技产品产值中58%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们的专利申请量、专利发明量,除了刚才我说的数字之外,更重要的,发明专利90%出自企业,并不是像内地很多的大专院校里出来的束之高阁的专利。我们的“中国名牌”深圳是第一多的城市。

  第三个特点,企业已经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体。深圳的企业可以分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华为、中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华为公司,很多专家可能知道,今年的销售额可能要突破160亿美元,我强调美元,要乘7.4,现在虽然人民币升值了。更重要的它的产品并不只卖给第三世界,而是第一世界。举个例子,全日本中除东京都之外,原来华为的3G系统已经覆盖,去年东京都全拿下。美国芝加哥地区都有华为的3G系统。

  第二个梯队,在深圳、在全国很出名的龙头企业。第三个梯队,是具有几万家高科技的中小企业,我说几个企业同学们和教授们非常熟悉的,第一个是QQ,QQ企业在95年成立,我五年前去的时候只有几十个人,现在大家看到了是香港上市公司,它的利润率极高可能你们经济学家都想不出来,我还不能说数,说数明天股票就会涨。第二个企业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迅雷,我发现教授没有鼓掌,我们的同学们对迅雷非常熟悉,两年前周盛龙从美国回来找我的时候只有两、三个人,当时处在比较困难的时候,融资出现困难,我们帮他解决,现在差不多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在深圳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去年中小企业板全国在深圳有50家企业,今年170家,深圳有17家,是中国城市中第一多的城市,远远超过第二。我们很多企业已经在香港的主板和创业板上市,超过30家。在纳斯达克、纽交所、韩国证券交易所,我们深圳一家企业叫三诺,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成为韩国证券交易所第一个上市的公司,由这个企业和他们商量上市规则,成为韩国人人人皆知的企业,但是在深圳没有多少人知道它,因为它做的是平板音响,像挂在墙上的画。我们很多企业在伦敦、新加坡、东京、纽交所、纳斯达克上市。深圳的企业是深圳经济发展、深圳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力量!

  第四个特点,深圳已经创造了优良的创业环境。大家知道,为什么经济学家最了解,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如果一个现象成为普遍的时候它一定有规律。我们可以在青海,可以在西藏、在宁夏找到很好的企业,包括内蒙古的蒙牛,我们都会找到很好的企业。但是在一个地区能出现这么多企业的时候,我认为应该研究经济学的规律。

  下面,我将四个规律:第一个规律,产业转移规律。我们都在经受着国际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我分为四个阶段,八十年代我称之为产品转移,外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他的产品拿到东南亚或者我们的沿海地区。第二个阶段是产业转移,也就是说它把配套的产业随之转来。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称之为结构转移,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制造集中化、研发分散化、采购全球化,大家看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都在谈论中国是世界工厂,或者叫“中国制造”,但是岂不知,我们应从OEM到ODM,我们应该从加工贸易,到ODM,我们应该沿着这条路。现在,国际产业出现第四阶段,我称之为过程转移,什么叫过程转移?大家看到现在很多呼叫中心,很多人在美国打800电话的时候听到非常纯正的美式口音,其实这些人并不在美国本土,而是在印度、在菲律宾,在你们旁边的“高新区”。IBM的呼叫中心也超过一。印度的产业转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印度人说你们中国经济发展真快啊,接着他说快赶上我们了。我去过两三次印度,印度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但是软件我们真赶不上人家,它的第一大公司叫(塔塔),第三大公司叫(INFOCES),在十年前他们只做数据录入,而现在做系统设计,我们中国在软件方面还真得向他学习。

  第四阶段转移是一种服务业的转移,所以我们深圳市提出要发展高端服务业,也就是承接这些转移,如果不承接这些转移,我们只提供廉价的劳动里,广大的土地和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中国制造”可能对我们并不是很有利的。

  第二个规律,人才流动规律。全世界的人才都在流动,我也把它分成大概三个阶段:八十年代是中国人才的流动流向沿海地区、经济特区,流动的动力就是追求高工资、大房子的简单生活需求。那个时候流动人的年龄大概在三、四十岁左右。九十年代开始流向沿海地区,特别是当时国家确定的14个开放地区。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并不是孔雀东南飞,而是麻雀满天飞,那么,人才的流动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各地都在出奇招、出高招吸引人才,全世界都一样,但是人才流动是有内在的规律和内在的动力。譬如说,台湾新竹科技园有三千多家企业,有一千家企业是美国回来的留学生,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1988-1990年左右,为什么回来呢?因为那时候台湾的人均GDP刚刚过八千多美元,而那个时候美国的人均GDP也不过13000美元。只有人均GDP这个总体概念确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个社会的配置相接近的时候才有可能流动。我们大家还去西部,到西藏,只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并不是经济的动力。

  第三个规律,要素效能规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有各种要素的激活才能发展。

  第一个是技术要素的效能,技术究竟在高新技术产业全过程中起到多大作用呢?我认为不到1/3的作用。我说的是全过程中,并不是在实验室的过程。

  下面就是我的两个命题,第一个是外行领导内行;第二是机制优于技术。IBM公司的CEO叫郭时纳,93年IBM非常严重,郭时纳不是学计算机的,也不是学通讯的,他把IBM经过十年的努力领到今天,他有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大象也会跳舞》,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他是美国食品烟草公司的。IBM一个非常漂亮、非常有名的CEO叫卡莉,她是学什么的呢?她本科是学古历史的,研究生学的会计。西门子公司的总裁叫(PETER  FONG),他是学什么的呢?西门子如此大的王国又搞电站、又搞地铁、又搞电子,等等,他是纽伦堡下面的一个小市爱尔兰的一个律师。我不举例子了。你现在看到的我们国家领导人常委一级已经发生变化了,今年北大的很多非专业、非自然科学的技术家已经进入领导层了。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初始程度,应该是法律、经济,像你们这样的去掌权了。

  第二个要素是成本要素效能。成本是分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可以直接量化成数字的就是显性成本:土地、人工、水电,等等。但更重要的是隐性成本,包括产业的配套成本、通关海关的成本、政府服务成本。

  第三个要素是教育要素的效能。各位都是教育家,为什么那么多大学集中的城市高科技产业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没有深圳这么快呢?是不是应该值得我们深思呢?也就是说,我认为是机制优于技术。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全面开放,各个城市发展都很快,但是现在它毕竟有时间差。

  第四个要素是文化要素效能。我来深圳23-24年,都说深圳是文化沙漠,我说是因为深圳没有文化,所以深圳有文化。因为深圳创造了一种创业文化,我们的创业文化就是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在深圳,可以说每个到深圳创业的人都是有激情的,很多人说深圳是精英分子,我说不是精英分子,但深圳是活化分子,深圳的能机很高,跳跃力很强。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些规律的时候应该仔细想一想中国的实际。

  最后,我简单讲一讲四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阶段性的挑战。深圳人均GDP已经达到8816美元,我们可以在研究人均GDP在万美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大家会看到有两种趋势,一种可能有自主的工业体系,像韩国和台湾地区,还有一种是拉美陷阱。深圳也一样,我想我们中国也一样,如果在这时候不高度警惕,我们也会走向歧途。

  第二个挑战是结构性的挑战。我们的产业发展结构还不尽合理,我们的IT产业表面很强大,但是我们很多是订单式的高科技和游牧式的高科技。

  第三个挑战是资源性的挑战。以深圳为例,深圳1953平方公里,我们可建设用地754平方公里,我们开发了二十七年已经干掉了500平方公里,剩200平方公里,如果按照开发强度20平方公里算的话我们十年就没有地了。对面的香港一千平方公里,开发了一百年,只开发了可建设用地的23%。我们的人口常驻人口是860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一千万,这样一个城市并不宜于人民居住的。我们的水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短板,2/3的水要从外面来。深圳是全国城市中第三个每天的电超过1000万千瓦的城市,所以压力很大。

  第四个挑战是原创性的挑战。深圳那么多专利,但我们很多专利并不是核心专利,深圳生产VCD的企业要向三星联盟交专利费。由此看来,深圳和我们国家其它地方都面临着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克服这些挑战,迎接挑战,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