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

  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分会场讨论专题——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培训项目(主题:健康与教育)于2007年12月16日下午1:30-3:30在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E201室举行。本场讨论的主持人是牛津大学经济学院的Albert Park教授,评论人为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的吴喆人和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的黎志刚教授。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佘秋梅,文章的题目为《控制教育质量下的教育回报率估计与分析》。本文采用1998年,和2004年两年的数据做实证分析,通过三个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在固定的教育质量的情况下,中国城镇劳动者的教育回报率从1998年的5.9%大幅提高到2004年的9.3%;二,劳动者所受的教育距离当前每远一年,教育的边际回报率下降0.04%;三,与中西部城市相比,东部城市的经济开放程度较高,教育边际回报率的衰减程度大城市小于小城市。该研究的经济含义有:一,控制受教育的年代有助于控制教育回报率的偏误;二,在知识更新的时代,较早受教育的劳动者会面临知识老化或者教育回报率的衰减,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三,政府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但应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而缩小收入的差距。

  然后进行交流的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张莉琴,她论文的题目为《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国有工业企业劳动力冗员问题》。对国有企业冗员问题,本研究引进性别视角,研究企业冗员中女工的状况,以及就造成企业冗员性别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有:1996-2001年期间,我国国有企业仍存在明显的冗员现象;女性冗员比率要高于男性,为40%左右;国有企业仍然承担了较多的社会成本;属于轻工行业的国有企业女性冗员比率较高;在企业仍然承担社会成本情况下,预算约束强化没有加大国有企业女性工人的下岗。

  第三个进行讨论交流的是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的杨莉,她论文的题目是《中国农村慢性病的经济影响》。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慢性疾病是否影响农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减轻财务风险是否有作用。通过东部、中部、西部分别选点研究,结论是:慢性病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支出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女性和未投保慢性病患者尤为强烈。新农合制度对减轻农民负担有一定作用,但对投资公平性的贡献不够。同时提出了政策建议,即扩大新农合制度的覆盖面和报销比例,同时针对贫困人口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第四个进行交流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刘靖,她论文的题目是《乡村母亲劳动供给与儿童健康——来自中国九省的证据》。通过家庭产出模型,得出的研究结果有:一、劳动时间增加给孩子健康所带来的负效应与劳动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正效应之间的一种相互抵消(“trade-off”)的关系;二、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比农业劳动时间对孩子的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三、母亲收入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父亲收入;四、母亲劳动供给对孩童健康的总的影响为负,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劳动收入增加给孩子健康所带来的正效果难以抵销劳动时间增加的负面影响。同时给出了政策建议,即一、降低劳动时间增加给儿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针对母亲个体的收入促进政策预期更有助于提高儿童福利。

  最后进行交流的是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李莹,她论文的题目是《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待业时间的生存分析》。本文采用寿命表、Kaplan-Meier以及Cox模型等研究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类型会显著缩短待业时间。之后大家讨论,认为本文可进一步考虑Section effects,具体细分研究。比如,职业教育学生中的高素质人才的待业时间不一定比高中教育中的低素质人才长。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