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制度经济学Ⅱ讨论会报道

[[p align=center]][[image1]][[/p]]

 

      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分会场讨论专题——制度经济学(Ⅱ)于20061217日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第六会议室举行。与会的专家和学家齐聚一堂,就制度经济学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首先交流的是江春和许立成合作的论文——《制度安排与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他们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安排与金融发展这一新的理论命题,并分别利用跨国截面数据和中国时间序列数据首次系统地检验了该理论,从而发现:从国际经验来看,产权结构、法律制度和金融利益集团力量都对金融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民营化、法治的完善以及金融的市场化等都是推动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得出结论:完善产权、法律以及信用等制度是实现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的靳涛老师和厦门大学金融系的张博士对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评论,认为,截面数据在选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文章在结论方面有过于泛化而不具体的嫌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的郑志刚老师则指出了在数据和变量选取上可以作出的改进和控制。

     接下来交流的是来自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战勇和严太华老师合作的《法律信号显示、执法声誉与企业控制者寻租收敛》。他们认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需要借助法律但司法工作的关键环节并非加大立法,而是要加强执法信号的传递,以使法律信号显示并放大,增大司法乘数效应。文章构建了一个政府发送执法信号、企业寻租人接受信号并发送以寻租收敛水平为反馈信号的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此模型我们论证了执法水平与降租水平之间的均衡关系。在结果讨论中,运用多阶段重复博弈以及演化博弈思想对均衡进行了精炼,指出在政府在声誉效应的驱动下更倾向于选择混同均衡策略,经典意义上的分离均衡不会达成,但在政府内在禀赋的约束下,会形成跃式动态分离均衡。结论指出,现阶段要加大对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最为紧迫的是要建立一套司法信号传导及反馈的机制。

      参会的专家学者肯定了文章的研究视角,指出文章在模型的构建以及效用函数的选择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