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采访南开经济研究所黎德福博士

 
作为连续三届中国经济年会的论文入选者,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黎德福博士是很有发言权的。作为一个在南开工作和学习多年的博士研究生,他对南开是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是非常了解南开,期待南开经济学科成长的。带着诸多问题,我们在黎博士的住所采访了他。

一排厚厚的书籍,就摆在我们面前,大多数都没有脱离“经济”这两个字。住所简单而随意,在这里谈话就开始了。

记者:黎博士,我们都知道您是三次入选中国经济年会论文,可以说对于中国经济年会很熟悉了。那么从这次的年会看来,您认为这次才南开的年会有什么特色没有?

黎博士:我个人非常深切的一个感受就是,现在我们的年会的举办是越来越规范了。从操作上来看,从程序上来看,我们正在逐步走向规范与成熟。海闻教授就谈到本届经济学年会办的扎扎实实的,开幕上午的每一场讲座都很好。学会不要表面事情,不要轰轰烈烈。请的都是学者型的,没有什么官话,戴相龙市长也是作为学者来发言的,没讲什么官话。校长也是谈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当然,我也很明显的感觉到这届经济学论文的质量也比以前有很大提高,有很多的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的余地。

记者:这次中国经济年会的举办,是我们南开的一件大事。那么,您认为,这次经济年会的举办,对于我们南开大学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黎博士:第一届中国经济年会是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三届分别是在西北大学和复旦大学,非常荣幸,我的论文从2002年开始,连续入选第二第三第四届中国经济年会,也非常深切的感受到了年会对中国,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觉得,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很多的经济学家,很多的学者齐集一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让我们的南开的学生,我们的教师,能够接触到国内外的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众多的经济学者们来自于不同的院校,大部分都去亲身感受了中外的经济学研究的不同环境和前沿知识。可以说,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气息,我们南开如果能够兼收并蓄的,从这个平台中获取力量的话,对于我们南开的经济学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除了我们的学生,教师能够感受和体验到这个来自外部的力量外,这次年会也是我们南开宣传自己的好机会。我们的很多的教师们,个人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都非常强的。他们在这次年会上的表现也是非常突出,让很多的与会者们很受启发。同时,我们的很多的学生记者,很多的服务人员,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组成的,可以说,他们展现出来的风貌,他们体现的南开精神,都是给内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南开大学的经济学院,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优势学科。这次我们作为年会的举办方,实际上是需要观察了解学习借鉴其他学府,其他各界的好的形式,好的体制来提高自己。这次可以说是一个契机,是我们了解的继续,学习的继续。

记者:那么您认为,我们南开该如何学习他们的先进的东西呢?

黎博士:首先是观念的东西,我们这次在会议期间,跟很多的经济学家有接触,他们的很多的观点和见解都给我们带了很多的思考。南开的经济学科是传统优势学科,南开人的素质都是很高的。从我参加的第二届的经济年会开始,我们南开有10多篇论文入选,一直到第三届第四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与各大经济学院院长的接触,我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意识。这几年,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他们有非常有魄力的领导者,下了很大的决心来改革,来调整。我们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如果没有跟上步伐的话,体制没有进一步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就很难保持优势,扩大优势。

这次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史晋川教授的谈话中,他清楚地提到,传统的经济学科优势越大,政治经济学发展越好,其改革的阻力,发展的障碍越大。这也是我们必须注重的问题。我们的发展,是迫切需要改革的,如果不去进一步的考察,思考与探索,实施,我们就无从发展。

记者:那么从您的角度来考虑,改革应该是如何进展呢?我们改革要如何才能规避风险,才能够实施的有效呢?

黎博士:我们要改革,我们首先就要确定目标,否则就是没有目的,就是没有前途。我始终赞同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做经济学研究的,一定要做好的经济学。什么是好的经济学呢?这个问题,国内外的很多知名的专家学者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好的经济学,首先是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西方的经济学说要解决好稀缺的资源与人类的无限欲求的矛盾,其实,这也是说要解决实际问题的。

再者,好的经济学要有创新。很多的经济学家作了很多的工作,可是只是沿着别人的道路在走。当然,我们并不是抹煞他们对经济学做出的贡献。我们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都是那些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的学者们。就好像一个先知指着一个洞口说:“那里有金子!”后来人沿着他的方向走下去,果然发现了金子。动手发现金子很重要,但是,那个指着洞口告诉你方向的先知的精神更重要。我们既要能够有动手去挖掘金子的本领,也要有预知金子的感应能力。

从改革者角度上讲,我觉得他们必须有这个魄力,从各种角度出发,各种手段着手,能够实现好的经济学的目标,实现培养优秀的能够做好经济学的人才的目标。

对于风险与阻力,肯定是有的。但是,真正成功的改革都是顶着压力前进的。我们要做好的经济学,我们要培养人才,这个与学校和院系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的支持,领导的重视是最重要的。没有他们作为坚实的基础,很多事情的开展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记者:从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博士研究生的角度考虑,你对我们现有体制和现有的制度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黎博士:我在南开学习了快5年的时间了,我对这里已经比较熟悉了,也是有很深的感情,我们是非常盼望南开经济学科的壮大的。

首先,是我对现有的教材的意见。我们应该采用当今国内外最好的教材,这一点也是我们这次年会八大经济学院的管理者们非常重要的体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田国强院长,就始终强调这一点。我们的许多课本,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中级微观经济学的等等,都有着改革的必要。而且,我们的许多课本都采用本校的课本,当然本身的质量都是不错的,但是,从与国际接轨出发,从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出发,我们的选择应该试图去采取最优的教材,当然也要适当考虑实际情况。”

还有,我们课程的设置也是有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学经济的,对数学的基础要求是很高的。但是,我们的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并不是非常牢靠的。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搞一些类似于相互选课的形式呢?我们南开的数学的成果非常卓越的,我们经济学科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课程,能否由数学院开设一些课程来教授呢?同时,我们经济学院也可以为数学院的同学提供选课。这样的话,我们两个院系之间的这种沟通,这种优势互补,就能够把我们经济学科的基础夯实,就能够为研究做出贡献。这一点,我觉得是一个设想,具体操作起来的许多细节当然需要具体分析,尝试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的现有体制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的辅助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为能够深入研究的学生们提供好的环境。我们的很多的学生是优秀的,我们要给他们好的氛围来学习,研究,出成果。经济学认为,只有合理的预期才能产生合理的行为。对于学生也是这样,只有让学生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才能有长远的打算,才能在学习基础与作研究之间合理地配置时间,才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才能实现学校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研究的目标。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内一些院校的作法,比如为了提高博士论文质量,复旦大学为优秀的博士生和博士论文选题提供创新基金资助,上海财大、浙江大学都在探索如何处理好本、硕、博士之间攻读的连贯性问题,并有一些比较好的经验。

记者:好的,谢谢黎博士接受我们的采访,也预祝我们南开的经济学科能够顺利地通过改革的道路,实现自我成长壮大的目标。谢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