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十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分论坛十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讨论专场

第十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讨论专场(专题十二)于2018年12月8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MBA楼801教室进行。来自西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以及西南财经大学的四位学者分别就老年父母心理健康与期待支持一致性、子女父母距离与代际支持、子女数量与父母生活满意度、收入与健康行为等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本场讨论会由北京大学的王亚峰老师主持,评论人分别为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何勤英老师、西南财经大学的王一如老师、西北大学的翁宇雷博士以及浙江农林大学的何磊研究生。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西北大学的翁宇雷博士,报告的文章为《期望支持与实际支持的一致性对老年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报告指出,在我国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照料成为突出的问题。文章的研究贡献在于研究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期望和实际一致性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实证过程中,运用CHARLS2013和2015年数据,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和排序logit模型,从期望的一致性和期望与实际的一致性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期望是否一致,对心理健康都没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原因可能在于父母不希望给子女过大的赡养压力。

 

评论人华南农业大学的何勤英老师认为该论文的的选题非常新颖,但目前做的还不够深入和清晰,下一步可以从理论模型构建、指标选取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何勤英老师,报告的文章为《距离会阻碍子女对农村父母的代际支持吗?》。报告指出,在城镇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流出,造成子女与父母的代际距离加大,因此,距离是否会阻碍子女对农村父母的代际支持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贡献在于从经济支持、见面(联系)频率的角度来衡量支持,用精确的距离数来衡量代际距离,并运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子女代际支持可能存在的内生性。研究发现,子女外出会给父母更多的经济补偿,以弥补缺失的精神支持。并且尽管增加了远程联系,但总的联仍然显著减少。

 

评论人西南财经大学王一如老师认为该论文的可读性非常强,文章研究的非常全面和系统,并建议进一步从工具变量的选择、控制变量的选择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何磊研究生,报告的文章为《子女数量、受教育水平与父母生活满意度》。报告指出,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子女数量是实现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子女数量对父母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的贡献在于拓展了相关研究,并将晚年生活满意度问题纳入父母生育决策的考虑范围。发现,子女数量与父母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子女受教育水平对子女数量与父母生活满意度的正相关关系中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这两个现象在农村样本、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评论人西北大学翁宇雷博士认为该论文可以进一步研究多子未必多福的问题,考虑子女是否在身边等情况,另外内生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王一如老师,报告的文章为《Whether an Income Increase Affect Health Behavio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s? Evidence from the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in China》。报告指出,尽管近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却不均等,农村老人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农保政策。尽管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获得的收入较小,但是否会对老年人的精神状况以及健康行为产生影响值得进行探讨。通过对CHARLS2015数据的分析,使用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会对精神状况以及健康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但对健康的影响有限。

 

评论人浙江农林大学的何磊研究生认为研究的主题很新颖,并提出新农保只保障基本生活,对于健康行为的影响可能有限,并且健康行为是否可以进一步划分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以更好地辨析新农保对健康行为的影响等观点与建议。此外,与会者还就RD模型的带宽选择等进行了探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