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十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分论坛四十二——第十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劳动经济学专场(二)

第十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劳动经济学专场(二)于2018年12月9日上午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叶堡定堂203教室进行。报告会由中山大学的周先波老师主持。本次90分钟专题主要有三篇论文。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马芥老师,她报告的文章是《Prospects of Upward Mobility and Fertility Desire: Evidence from China》。

首先,文章基于世界范围内低生育问题的严重性,思考未来家庭收益预期是否可能会影响家庭生育决策,进行了本篇论文的撰写。其次,参考前人的文献提出孩子在家庭充当消费品和投资品两种角色的观点,这两种角色即生育动机。消费品观点认为随着家庭未来资源预期增加,人们生育意愿增加;投资品观点认为生育是为了“养儿防老”,所以随着未来家庭资源预期增加,生育意愿减弱。本文认为生育意愿是代表生育决策比较好的代理变量,并利用人大人口调查数据(共45954个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与两种观点相一致的结论。另外,文章提到从社会阶层流动考虑对生育决策的影响,需要关注孩子性别(男孩偏好),家庭现有资源水平(收入、教育)以及城乡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刘璨老师就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IV得出的结果偏大,出现负偏的原因,在控制变量中是否有年龄变量等提出疑问, 同时建议在样本选择时可以细分出未婚与已婚,丧偶与未丧偶,生育与否以及生男女的次序,分别研究对生育决策的影响。

 

论文二的作者李腾老师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到场展示。

 

第二位进行分享的报告人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刘璨老师,文章题目是《迟延退休政策宣告与城镇家庭储蓄率变动:基于CFPS的数据研究》,相比于第一篇文章,刘老师更多的是对计量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解说。刘老师是基于老龄化、延迟退休与二胎政策的背景选了这个题目,他提出二胎政策是提高增量,而延迟退休是为了盘活存量。他认为储蓄主要受到对未来工作也即收入预期以及对未来健康预期的影响。他提出本文的突破点在于“使用了微观数据以及事前进行”,但收入与健康预期两者加总的结果有待估计。本文使用了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得出收入效应降低了储蓄率等结论。

 

在场的一位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文章中使用的百度指数是一个加总指数,它属于宏观数据,而不是微观数据。刘老师答复:百度指数确实是一个宏观指数,但它只是作为对政策宣告效应的一个解释,并未作为控制变量,对文章结论不产生影响。

 

撰稿:李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