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宏观经济学专场(二)成功举行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宏观经济学专场(二)于2020年12月5日下午15:30-17:00在北大汇丰商学院329教室举行。报告会由博士生宋凯宏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姜珂,报告的文章为《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Investor Sentiment ——Evidence from China’s News-Based and Market-Based Indicators》。报告讨论了中国市场货币政策对于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姜珂


  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消极地影响投资者情绪,而扩张的货币政策会积极地影响投资者情绪。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分别探讨了价格型、数量型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投资者情绪指标上,本文创造性构建了基于新闻媒体和基于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发现,我国市场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是存在过度反应的,并且投资者情绪对于数量型货币反应更为显著。指标上,基于市场的情绪指标反应相对较低。稳健性检验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所以在货币政策制定时候需要考虑投资者情绪这一通道。
  现场观众对于情绪指标构建、情绪反应的定义以及货币政策到情绪的通道进行了讨论,并对于文章后续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杨柳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杨柳,报告的文章为《银行部门期限错配、货币政策传导阻滞机理与疏通》。在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期限错配较为严重,在这一前提下,文章研究了如何从银行部门内生性反应的角度,解释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滞的机理,以及如何在“双支柱”框架下进行政策设计,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通过构建加入期限错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与双支柱政策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引入期限错配的模型能较好解释新常态以来银行贷款供给对政策调节反应 “钝化”,“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转化的经验事实;深度期限错配下政策利率对贷款利率呈不完全传递,银行激励机制遭到扭曲,强化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削减效应”;期限错配加剧了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的溢出效应,银行由于净值高波动而谨慎放贷;以信贷规模为锚定目标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可通过在短期内降低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的溢出效应,疏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而在长期增进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实现经济福利提升。

 


姜珂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姜珂,其报告的文章是《中国货币政策价格之谜的成因——基于识别机制和信息含量的视角》。在通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内在影响机制始终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实证分析的结论常常与经济学理论认知相悖。作为一个普遍现象,价格之谜也常常出现在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分析之中,但该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作者认为,在实证层面,价格之谜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信息缺失导致遗漏变量,经济变量内生性导致识别机制无效。
  本文核心研究结论发现,DFM 模型扩充了模型包含的信息集合,有效解决了价格之谜现象,与理论更加贴近,说明信息不足是SVAR 产生价格之谜的主要原因;与SVAR 模型相比,IV-SVAR 模型在采用外部工具变量识别机制后,较传统递归识别机制能够缓解价格之谜,但不能从根本上修正该问题。控制更多的外部信息环境比改变识别机制,能更有效地修正货币政策冲击的价格之谜现象。因此在评价货币政策或者其他政策冲击的效果时,要谨慎使用传统的SVAR 模型,警惕识别机制以及信息不足在进行政策冲击分析时造成的偏差。

 

  撰稿、摄影:宋凯宏(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