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北大:2011中国经济思想论坛(第三届)在我院举行

12月16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我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出席并发表演讲。《光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工商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经济网等多家媒体参与此次围绕中国经济思想创新展开的高端对话交流活动。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市场·国际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首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孙祁祥教授指出:中国经济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在现代化和国际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跃居世界前列,然而中国的文化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进步和地位。这次论坛围绕当前中国经济思想现状、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文化经济发展与国际化进程等议题展开讨论,必定能够给社会各界带来有益的启迪。

论坛上,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韦森教授从政治制度对经济思想和经济运行的影响出发,在宏观经济格局、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基本问题、探寻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建议政府应当向荷马史诗中的尤利西斯学习,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乃至在靠银行信贷发展经济的施政导向上做适当调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利民研究员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王利民研究员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十大领域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学科;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王毅武教授围绕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意义与贡献进行了阐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创新体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中国国情的特殊性”、“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点”等多个方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经济史学系主任程霖教授指出:当前热门的文化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厘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问题,尤其应当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汲取营养,西方的经济模式和管理模式解决不了中国的特殊问题,要重视中国经济学寻根与“中国式管理模式”的构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吉旺先生用丰富的人生阅历解读了一名企业家对金钱与文化的理解。他认为:人如果一味注重金钱就会失去信仰,行善积德是文化道德的核心。大力弘扬慈善文化,会让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教授作了“食学与中国时代经济”的发言。赵荣光教授对食学的概念及食学与时代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释,并结合“食品安全”与“饮食安全”等热点问题对饮食经济作了独到的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建奇教授针对“俭朴美德”、“主流价值观”、“可持续生存”等命题展开了“最大化思维”的批判。他提出:要用“可持续”替代“最大化”,改生产的“需求导向”为“资源导向”,这样才能走出人类的共同困境;北京大学工学院于平荣教授以工科视角谈论了中美文化下的新能源市场实践问题,他结合自身创业过程中的具体案例,深入思考了中美文化差异之下经济管理实践应当注意的问题和面向;河北赵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田先生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介绍了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他认为企业价值的体现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传承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形象。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钱津教授作了论坛总结和闭幕发言。钱津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思想界目前气氛较为活跃,但是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还比较欠缺。希望通过中国经济思想系列论坛,将更加创新、更加丰富的思想传播到社会各界,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建波副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张亚光博士(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等主持了论坛各项议程。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