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北大:新闻媒体与金融改革高级研讨会暨第六届《财经》杂

[[image1]]

  2004年6月1日,由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财经》杂志联合主办,由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支持的“新闻媒体与金融改革高级研讨会”暨第六届《财经》杂志奖学金班结业典礼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主旨有三。1. 庆祝第六届《财经》杂志奖学金班圆满结业;2. 为六届《财经》班学员创造一个重聚首的机会;3. 研讨中国金融改革与媒体的关系,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并提升中国媒体金融报道的水平。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大源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贝多广、北京大学财经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徐泓教授和国内多家新闻媒体负责人和高级记者。他们纷纷对深化金融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独到剖析,并重点结合会议主旨,对新闻媒体在改革进程中的作用发表了主题演讲。

  研讨会由第五届《财经》班学员,现任CCTV“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的周勇主持。首先由《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致开幕辞,然后由林毅夫教授首先就财经记者的作用做精彩发言。林教授首先恭喜第六届财经奖学金班的同学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财经》杂志奖学金这个公益项目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他诚挚地感谢社会各界对奖学金班的支持,同时希望其未来发展也越来越壮大。

  林教授提出:中国的金融改革到现在,已经进行了20多年了,为什么20多年当中,中国的金融改革问题,不敢说越来越大,但是问题一直没有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然后,林毅夫教授从金融的三大作用谈起。金融的作用应该是动员资金、分散风险、配置资金。而三大功能中,“配置资金”应该是最基本的,这一功能发挥好了,金融体系功能应该是最好的。在进行金融改革过程中,是照搬国外的金融改革经验,还是具体分析中国市场、国情实际,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将资金合理地配置到中小型企业中。中国最需要的是给最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密集型部门或是资金密集部门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生产环节提供金融服务的一个金融机构。林毅夫教授最后从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进程的角度和学术界、理论界导向方面分析了中国的金融改革相对比较滞后的原因。

  在第六届《财经》杂志奖学金班结业仪式上,胡大源教授介绍了这个公益项目的由来、发展以及现状。项目自创办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得到了来自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政府官员和新闻媒体的全力支持。

  课程设置呈“T”字型结构,横向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同时每一个主题的演讲和讨论追求纵深、细致、深入。在第六届《财经》班的组织教学中,除了安排林毅夫教授和胡大源教授的必修课外,专门为《财经》班安排的讲座30个,公开讲座20多个,研讨会5个。题目非常广泛,涉及“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风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老龄健康的社会经济挑战与机遇”等。
   
  在一片掌声中,胡大源院长和胡舒立主编共同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任美贞记者代表本届学员做了讲话,三个月的集中学习使他们收获很大。通过系统的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并拓展了分析、理解和判断经济学问题的思路,提高了财经新闻工作的理论基础,使他们对一些现象、尤其是一些新闻事件背后的道理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一些人突然开朗了,有一些人打足气,在上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开放、博学、注重实践、注重现实和尊重国情等学术精神深深感染了本届学员。来自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精彩讲座帮助他们多调度地了解和认识了中国经济。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胡大源教授让学员利用所学的知识框架分析一个感兴趣的题目,并形成文字。学员非常感动于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这个亲自实践的机会非常有助于他们提高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短暂的午餐休息后,接下来是“财经新闻报道与金融改革圆桌讨论”。由陈平教授首先作了精彩的发言。陈平教授以中国一句俗话“春将水暖鸭先知”开始了他的演讲。非常清晰地阐明了媒体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到“真实、独立、深入并具有历史的观点”,把所面对的复杂市场看得更清楚。

  最后,大家就以后的财经班的运作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第六届《财经》班学员带着他们的收获和大家依依惜别……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