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清华:记“经济学原理”课程获奖短文小型研讨会

为什么当淘宝网上一双韩版布鞋卖78元时你跃跃欲试,而发现图片完全相同的另一双仅售28元时你却望而却步?为什么浓郁诱人的费列罗金莎巧克力3粒装卖7.5元而18粒礼盒装却要卖78元? 对于借书逾期的同学进行少量罚款有可能加剧了借书逾期吗?清华大学应该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校园行驶吗?还有,你觉得北京的小汽车限购政策和上海的号牌拍卖政策,哪一个对穷人更有利?

提出这些问题的人,不是那些用理论武装到牙齿的经济学家,也不是那些喜欢搜寻八卦新闻的通俗刊物记者,而是一群刚刚学过一年经济学的清华经管学院大二学生。

显然,他们不会对“人民币是否会成为国际货币”这样的宏大主题有什么高深的见解,也不会在研究被施新政老师(一位应用计量经济学专家)冠以“政策评价”的问题——“读书报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的阅读”——时想到运用高深的计量经济学工具……甚至也没有注意到施老师非常和蔼地指出的“季节性调整”问题。但是,他们笃信从经济学原理中学到的一句话“大道至简、道不远人”(A little knowledge goes a long way),决定去“探寻校园生活中的隐蔽秩序”,正如这一研讨会——如果也算的上研讨会的话——的主题所指明的那样。

他们发现了可乐的价格可以从1.98元到6元不等——是的,价格歧视!也从自己痛苦的经历中诘问:“中关村——为什么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不明码标价?”不要小看这些问题,它们使得在场的钱颖一老师和何平老师争得不可开交——这在严肃的研讨会上绝对难得一见,也让高明老师感慨“我也不知道准确的答案”——绝对禁止在高水平研讨会上这么讲。实际上,如果你认为这些问题虽然有趣,但未免太过简单或者不重要的话,你可能错了。正如钟笑寒老师所说的,他从“针对占座问题的制度设计”中看到的是“动态博弈”,而“志愿还是投点?——清华与北大本科生选课方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个“多个物品拍卖”问题。“从小问题出发,引出重要的经济学概念”,郑捷老师在评论一篇名为“从团体操道具耗损情况看物权逻辑”文章时充分肯定了这种研究思路。同样,一篇名为“有关人类利他性的调查”也让他(一位行为经济学家)老师激动不已。不过,话说的最实在的还是吴斌珍老师(一位实证经济学家):“当钟老师忽悠我来参加这个所谓的研讨会时使劲告诉我这些小论文如何好,来了以后发现确实很好!”

对于一个在课程考核中只占到10%的小论文,无论是承办的学生经济学会的同学们、在场的老师、助教,还是获奖的同学、跑来旁听的一字班新生,都是那么的兴奋、投入,似乎并不符合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也许,正如课程负责人钱颖一教授经常强调的“有趣本身就足够”。是的,在2011年9月22日这个晚上、伟伦楼508教室里,我们听到了“有趣”、“洞察力”、“直觉”这样一些在正式教育里往往被忽视的词语。无疑,他们为经济学原理这门“漫长”的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成为了学院本科新教育理念初见成效的一个“微观”证据。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