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清华:经济管理人才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清华经管学院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自建院以来,不仅重视经济、管理等理论的传授与学习,还强调教师、教学等规范性环节,在制度中推动实践向纵深发展。

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师、教室的三中心教育造成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清华经管学院针对培养经济管理务实型人才的需求,从1997年秋季开始摸索新的教育模式,并结合讲座、讨论、竞赛等各种类型的活动,延伸原有课堂教学的时空形式,开辟了经管第二课堂。“经管第二课堂”努力在学院正规课程教学工作之外,紧扣学生特点,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并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高层次的讲座、讨论会和竞赛,让学生在课本之外更多的锻炼自己。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才的“经管第二课堂”,无论从参与其中的学生人次之多,活动的影响面之广,到对学生的教益和收获之大,都使其成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面育人工作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荣获“2004年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系列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第二课堂讲座包括经济、管理、会计和文化等四个方面,各有侧重,各有针对。每年都会有世界知名企业的董事长、CEO等企业经营者来做大型的精彩讲座。经济系列主要抓住热点问题,以分析和知识的拓展及应用为本,通过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引发大家更深更广的去思考。管理系列则以实际案例为主,众多知名企业、著名跨国公司经营者的经验之谈、取胜之道得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尤其是MBA学生的一致好评,他们以切身体会,创业历程带领学生们体会了创业的艰辛,机遇的把握,使学生们对创业与成功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会计系列讲座得到世界最大的五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支持,他们提供了观察事物的专业视角,不仅是会计专业的学生,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中获益。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课堂的系列文化讲座切合青年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逐渐提升,将这些外界来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高素质。

第二课堂讲座还丰富发展了责任教授系列、部长系列等,邀请学院各个专业的责任教授讲述各自的研究前沿,深化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每次讲座都有非本专业的同学慕名而来。到目前为主,经管第二课堂活动举办的讲座累计约330余次,每周至少一次,参加者仍热情不减,很多同学把每周参加一次,作为自己的课外活动的固定安排。

另外,像每年10月中下旬举办的就业指导系列,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职业生涯的设计,到模拟面世,学院努力从各个方面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讨论、竞赛形式推动实践发展

第二课堂讲座只是一个开始,要进一步推动和深入,还需要同学们自身的参与和投入。从1997年开始,学院连续组队参加了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此外,学院内部研究生的战略模拟大赛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从国际上知名学院和企业对这类比赛的重视可以看出,这种高强度、综合性的竞赛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不是实战,却胜似实战。竞赛不仅在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学习和应用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将来从容应对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吸引了其他院系对经营管理有兴趣的同学参加。

在开展第二课堂的六年多来,经济管理学院培养人才的工作得到了更加积极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经管第二课堂 ”系列讲座超过300多期,引起的强烈反响和良好后效; 同学们开阔思路后在国际国内各种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如亚洲商业计划大赛制造业最佳创新奖,创业计划大赛冠军,杀入国际管理挑战赛决赛,数学建模赛大奖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第二课堂这样一种培养人的新模式,学生对社会乃至将来要从事的工作领域有了最真切的理解,学院也与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建立了联系。

 

兼职教授、知名企业家成为重要的教学力量

近年来,学院不仅努力培养、壮大优秀的师资力量,还聘请了校外的专家、教授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定期邀请知名的企业家为MBA授课。这些校外的师资力量给学院的课程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院采取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授课,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和教师、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在实践中通行的管理思路、方法,为他们走进社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很多经验都是来自同行的启发,邀请企业家授课,学生在和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交流过程中,能比较清楚的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努力使自己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行业中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和企业经营者的联系,能建立起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人际关系网络。这种经验的交流,互动,启发持续下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教学与课程报告的实践教学优势

案例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来实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案例教学是一种模拟实践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据案例中心主任张陶伟副教授说,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都是现实中真实的问题,学生以主角身份来积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通过思考与交流,运用所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并将其它学科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应用能力,以达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通过案例问题的求解过程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建议,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的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良好的集体合作精神。

 

张陶伟强调,普通教学以系统讲授教学内容为主,但案例教学决不意味着对教材中概念和理论的忽略。一个好的案例会包含丰富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教材上的理论,分析复杂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案例教学是活学活用所学的知识,为学生将来有效的工作搭建很好的基础,这是单纯的听课所达不到的。

 

除了案例教学外,多数的清华MBA营销和管理类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课程报告,MBA学生需要到企业做调查,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完成最终报告,部分课程还邀请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参与对报告成绩的评审。与企业紧密的接触令清华MBA有机会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实践和检验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有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俱乐部活动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

除了“学”和“用”等讲座、竞赛活动,学生还自己组成与经济、管理等相关的各种俱乐部,到目前为止,仅MBA就有14个具有行业性质的俱乐部。与同学会等协会相比,俱乐部更有一定的行业、专业倾向,能有长久的主题。

这些具有浓厚专业色彩的俱乐部(其中MBA学生为主),整合了同一背景、同一行业的相关资源,并经常举办各种专业的小型研讨会,促进学术和经验的交流。这种小范围的研讨会,因为大家都是业内人士,所以专业性很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非常实用,互动也比较热烈,交流起来更为容易,更容易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同时,俱乐部还经常邀请校外的专家或一些知名公司的具体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更为直接,在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还经常会接受一些项目,这些项目给俱乐部成员的是一个真实的战场,让他们在项目实施中进一步锻炼自己。

  建立俱乐部还有利于和相关行业的校友保持联系,通过相互的交流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俱乐部从其中的组建到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锻炼自身的过程,一个检验的过程。建立专业俱乐部,使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补充,并为他们缔结广泛而又充满活力的同学网络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