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清华:天生我才去创业——访桑士聪先生

  (编者按)这是一个清华人在美创业的典范,一位86岁的耄耋老人,一腔令人奋进的创业激情。走近他,我们感受到生命初始的创业活力和历练之后的质感,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每个清华人有所裨益。希望有更多象桑士聪先生一样的人,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天生我才去创业

  2003年7月12日,我协同校友办的黄国威老师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的大堂采访了桑士聪先生。桑先生于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后到美国留学创业。他对管理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1998年,桑先生向清华经管学院捐赠奖学金12万5千美元,为MBA学生设立了“经济管理(桑士聪)奖学”。此次回国,桑先生是陪同儿子来参加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他希望儿子能实现他的梦想,在清华学习管理,今后能在中国发展自己的事业。我们和桑先生约好,在他的儿子考完试后对他进行了采访。

  蓝色牛仔裤,紫色T-shirt,谈起创业充满激情。你也许很难想象坐在我面前的已是一位86岁的老人。“叫我桑老师,大家在学校里都这么称呼吧,听起来亲切。叫桑先生就太有距离了。叫桑老,似乎显得我太老了。”于是,我们称呼桑士聪先生为桑老师。与桑老师谈话非常开心,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与幽默,让我从这位在美国创业的清华人身上体味到许多关于创业和人生的真谛。

不了的管理情缘

  桑老师生于北方唯一的水乡--河北省白洋淀,7岁进镇上唯一的小学读书,学堂建在孔庙里。10岁到北京育英小学读书,11岁又辗转到河北保定育德中学。这所学校采取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这种纪律严明的生活培养了桑老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中学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当时,桑老师很想学管理专业,但老师的劝阻,使他最终放弃了初衷而选择了机械专业。由于对此专业不感兴趣,桑老师在大学期间成绩平平。毕业后,做了一段工程技术工作后,他决定出国留学。他先是进入美国的康耐尔大学学习工业管理。毕业后,本想回国开罐头工厂。但因国内形势所迫,此计划落空,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商业管理。

  桑老师说自己一直钟情于管理,是因为他在上大学时就意识到一个学工程技术的人并不能管理好一个企业。他说,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人能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学习一门工程技术才有用,经济管理类的知识太虚空,并无实际用处,现在似乎还有一些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管理对一个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举例说,一个自行车厂家的管理者不能只懂如何去生产一辆自行车,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工程师。他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些,应该能够预测社会发展、市场趋势的变化。现在,汽车已完全取代自行车成为美国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成为了休闲、锻炼的工具。相应地,自行车的市场分额及营销策略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问题是一个自行车生产厂家的管理者在20年前就应该考虑到的问题,而一个工程师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桑老师谈到在清华上学的经历时说,清华在当时被认为是一所培养工程师的大学。学生们学习都很好,但知识不够广博。学生往往不接触社会,对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形势都不大了解,学生们的思维、观念都被局限住了。这不利于一个管理者的成长。

  由于当时清华并没有专门的管理专业,桑老师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但他希望今后的学生不再向他一样留下遗憾,他期望清华能为中国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1998年桑老师捐赠奖学金12万5千美元,为MBA学生设立了“经济管理(桑士聪)奖学金”。谈及此事,他说奖学金当然是应该颁发给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但只得一个高分是没有用的。他希望得到奖学金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优秀,还应该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在实践中学习管理。听说现在的清华和许多美国大学一样,鼓励在校学生创业,桑老师十分高兴。他对清华经管学院充满期待,希望经管学院能为中国培养出国际化的一流管理人才,成为与哈佛一样知名的商学院。

第一笔投资

  从哥伦比亚大学商业管理系毕业后,桑老师在一家罐头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发现美国十分短缺荸荠,中国餐馆对荸荠的收购价很高。他直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多方调查研究之后,桑老师从一个朋友那儿筹措了1万美元,开始了他的第一笔投资。“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十分艰辛。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总是不断出现,克服了种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后,桑老师终于高兴的看到荒地变成了良田。但好景不长,虽然荸荠长的很好,可当初没有考虑到土质对荸荠收获的影响。由于土质很粘,成熟的荸荠都无法顺利地挖掘出来。第一笔投资就这样归于失败。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失败而退却,不敢再次尝试。我也问了桑老师,第一笔投资的失败是否对他的创业打击很大。“这绝对不是瞎说,我反而更自信了。”虽在美国多年,桑老师仍是乡音未改,他说,“以前只是想一些问题,而不知如何去做。通过这件事情,知道自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了。这样辛苦都能坚持,以后还有什么做不了的呢?”桑老师的回答令我很震惊。我惊异于他居然有如此平和的处世态度,又有如此强烈的创业激情。也许这些正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十年磨一剑

  虽然第一笔投资失利,但桑老师说他创业的念头一直没有改变。他先后在一些工厂做工程技术类的工作,为生活,也为今后再次创业积累资金。在此期间,桑老师学了不少东西,为自己今后创办企业打下了基础,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有一次,他给公司的一位部门负责人提出合理化建议,非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位负责人反而以嘲讽的口气说:“Ifyou'resosmart,whynotyou'reamillionaire?”,这些企业管理者的昏庸无能使桑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也使他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说自己的个性就是不受拘束,追求自由,这大概也是促使其创业的一个因素。

  在公司工作的同时,桑老师也在筹划着自己的创业计划。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行业的选择。他认为创业有两种:一种是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但由于资金有限,桑老师觉得他并没有优势。另一种是销售服务。他认为推销服务比推销产品容易。当时,许多中国人在顾问公司工作。桑老师比较说,顾问往往只为公司解决一个难题,问题解决了,与这家公司的生意就结束了,又要开始寻找新的客户。而塑模厂生产一个产品一般可2-3年不变,与此同时还可不断拓展新客户,这样生意持续时间长,有连续性。又因他曾在塑模厂工作过两年,因此桑老师最终选择了塑模行业。

  确定了目标之后,桑老师开始为建立塑模厂筹措资金。没钱是创业之初的最大难题,桑老师说,凭着自己的良好信誉,他从亲戚朋友处筹得一笔资金。虽然资金紧缺,但桑老师还是拒绝了两位工程师的投资。他说:"我是独裁的,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他决定公司里不要参与管理的合伙人。

  工厂的起步阶段困难重重。公司的业务十分有限,往往是通过转包一些大公司的短期业务来获得一些订单,这十分辛苦而利润又很少。怎么办?桑老师按电话本的顺序从A打到Z,总算寻找到一些业务,同时又得到一些朋友的帮忙。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终于达到了一定规模,有了铸模维修设备及质量控制程序等。这些都为今后能与大公司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工厂自身得到不断完善的同时,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并开始与IBM合作。起初,只是一些小定单。但凭着信誉和产品,与IBM的合作分额越来越大。但IBM后来从德国进口了大批机器,开始自己生产塑料制品。这对桑老师的公司打击简直是致命的,一下失去了30%的业务分额。“当时的错误在于过分依赖IBM了。”桑老师说,“这也是一个经验教训。不过我在面对这种大事的时候反而会比平时冷静。”也许只有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成就大业。接着,桑老师开始忙于收购一个新厂来补充这失去的30%分额。“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找到了合适的工厂,度过了这次危机。从此以后,塑模厂的发展没有再遇到重大的危机,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稳步发展。

创业经验之谈

  桑老师是清华人在美国创业的一个典范。经过这一辈子的创业实践,有很多心得体会,他想与我们后来人一起分享。

  首先,他认为创业一定要选择最有潜力的行业。“既然创业都要付出艰辛,承受风险并要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为何不选择一个最有潜力的呢?”他还补充说,这个选择是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最后才能得出结论的,而且,一定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其次,他认为诚信不仅是作人的基本准则,更是让一个企业受用终身的财富。他说,在企业最初筹资的时候,想让别人投资根本就不是靠你如何把你的企业说得天花乱坠,投资者往往对企业的业务根本不了解,关键是靠本人的信誉,才能筹措到资金。虽然现在可能在投资的时候更理性化,但个人的信誉同样重要。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样需要诚信。只有靠一流的服务,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并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谈到关于目前中国市场中存在的欺诈行为,桑老师说这不可能长久,欺诈只可能是一次的短期行为,诚信的市场氛围将呼之欲出。

  再次,他认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忠实的雇员。公司的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诚相待。员工首要的素质是诚实,但还要有智慧。他说自己从来不雇佣亲戚朋友,他认为这样不好管理,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不好处理,“请神容易送神难”。桑老师还介绍了他在招聘雇员时的一个有趣的诀窍:如果一个人走路太慢,他就很可能没有进取心,将来不会有太大出息。如果一个人走的太快,说明他很容易紧张做事毛草。只有抬头挺胸,笔直向前走的人,才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好工人。他说这个经验在他过去招聘员工时是一个重要标杆,但现在招聘时更多的要看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和受教育情况。

  最后,桑老师谈到健康的身体是成就一番事业的最基本条件。他说自己能够有这样健康的身体得益于中学时学校的严格军事化管理,使自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说在创业的最初几年,由于工作繁忙,十分劳累,他也曾病倒了,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每天跑步锻炼,逐渐又回到了原来的健康状态,这使得他有精力去应对创业中的一切困难。

  桑老谈起创业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听了他的谈话,令我都有了创业的冲动。他十分鼓励青年人创业,他认为尤其是学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去学习如何管理,只考取高分是没有价值的。他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机会很好,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大家都该去试试。


——清华经管学院校友办罗小铭供稿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