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清华:走出国门的清华MBA

  清华经管MBA海外交流项目从2001年创设以来,交换学生从最初的一两名发展到今天的三十多名,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有了长足的进展。那么这些交换学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见闻和收获?他们怎么评价MBA交换项目?从本周起我们将通过电话采访等多种方式了解他们在海外的生活,系列报道他们在国外的情况。

  刘雪莹在法国HEC

  2001级MBA学生刘雪莹是去年9月作为交换生来到法国HEC的。因为HEC秋季开学较晚,刚到时,学校把她们安排在了校外的一个集体公寓,这个集体公寓离巴黎市区较远。在开学前十多天的时间里,陈雪莹和另外一个同行女孩做的最多的,就是拿上一张地图,乘着地铁到处逛,埃佛尔铁塔、凡尔塞宫、枫丹白露……等到真正开始上课时,她们已经基本熟悉和适应了巴黎的环境、气候以及它的风物人情,但今人比较头痛的是:因为不适应欧洲人的饮食,经常到超市买些零食小吃之类的充当正餐。学校开学后,刘雪莹搬到学校,整个生活也随之变得规律起来。HEC隶属于法国一个著名的企业财团,学校建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各种设施非常齐全,网球馆、棒球场等体育场馆一应俱全。学校有一个专门用于MBA的教学楼,计算机室完全开放,打字、复印等服务全部实行刷卡制,跟清华这种传统的中国式大学不同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完全自助的学习环境,很方便。刘雪莹在学习上感觉没有丝毫压力。因为是修MBA第二学年的课程,类似于清华MBA的方向性选修课。她说HEC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上跟国内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是选课范围很大,有五六十门课供学生选择。二是课时安排很集中。国内可能需要十几周结一门课的在那里三天就可以,因为很多课程都是由校外的企业家和专家来讲,所以安排比较集中。刘雪莹认为这种集中教学的方式,对她们这些交流学生来说很有好处,比如有一门课是由美国的一个投行家来上,她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三天时间集中所有的精力,思维围绕着老师讲授而高速运转,尽管个人思考和回味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少,但知识有很好的延续性。刘雪莹通常都是前一天把问题整理出来,第二天一上课就在课堂发问,解决掉这些问题老师再接着往下讲,这种集中授课的方式让人不容易松懈下来。而且所有课程都没有大部头的教材,都是老师自己印的用了很多年的讲义,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案例,经验性很强。

  刘雪莹认为在HEC的学习比在清华第一年的基础课学习要轻松许多,最忙的时候一个星期里有四十左右的课时,闲的时候一周一堂课都没有,而且课程大多是案例教学,只有一门课需要考试,而且不是闭卷。她说,老师更多的是教给你一门核心课程的理论或是把不同的案例题目分给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课上完成一个讨论,考察的是对整门课程核心思想的理解和领悟,而不是有没有记住一个理论或是一个公式,刘雪莹认为这种方式值得国内的MBA教育借鉴,她说理解理论比单纯的记住一些概念和公式要轻松许多,而且很多东西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很容易获得,没有必要为了应付考试去死记硬背。

  除了完成学业,作为一个交流学生,刘雪莹和她的同学们还和校方专门负责海外交流MBA项目的老师有一些接触,老师们跟他们谈了未来和清华将有一些什么样的合作,刘雪莹也向他们介绍了清华,尤其是清华MBA项目的发展,并向学校老师提出希望能和法国的企业界有更多的接触,以便能够真正了解法国的管理。

  因为HEC有百分之七十的外籍学生,所以刘雪莹更多的还是和世界各国交换学生的交流,通过和他们交往,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各所大学的MBA教育.国外MBA教育的经历,让她更深刻的意识到:要打响清华MBA的品牌,使我们的MBA项目在国际排名上有突破性提升,就要加强MBA项目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外籍学生了解清华MBA,增加国际学生的比例。

  四个月的时间里,巴黎的名胜并没有给刘雪莹留下太多的印象和感觉,除了法国,她还到过欧洲其它一些国家,总体她感觉欧洲更适合一个有艺术背景的人,比如在卢浮宫看油画时,只是觉得那些画很传神,可是却无法领悟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很多人却在那里认真的临摹。倒是一些不太著名的自然景观让她们留连,或许只是因为那里的一个喷泉,或许是一个建筑的风格。刘雪莹还到了水城威尼斯,她说除了那里的水比想象中的要脏,其它的一切几近完美,城市的整个格局给人的感觉非常好。

  四个月的异域生活让刘雪莹感受最深的是:踏踏实实的把握好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过好每一天,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最重要的一种心态。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