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南大:长三角研究中心举行“全国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高端

\

2011年10月15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商学院安中楼报告厅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二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按照国务院规划,长三角地区将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与会专家围绕会议议题,踊跃发言,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由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洪银兴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范围的新一轮扩展推动产业空间重组和城市功能的转变,如今,长三角呈现出以专业化次区域及其次中心城市为特色的一体化分工和多中心化发展格局。上海通过建设全球城市来提高城市地位、领导能力和服务能力。上海成为全球城市后,其集聚的要素不是向周边区域的吸纳,而是向世界吸纳。这样上海也就在辐射和服务中提升自己,真正成为中心。上海定位在全球城市,并突出其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功能,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其他长三角地区发展对上海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上海在新的层次上真正成为拉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

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教授对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战略和政策取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经济转型升级与在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体制机制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把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的“后发优势”战略转型为创新驱动为主的“先发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成功地进行发展动力源的切换。在目前长三角服务业存在投入相对不足、进入的行政壁垒较高、全球化发展程度不够的条件下,率先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就是要如过去抓工业化一样抓服务业发展,就是要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全球化视野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在扩大内需中内生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利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效应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协调地发展服务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就我国工资形成机制变革以及影响,提出了自己新观点。他指出,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农民工工资进入了快速上升的通道,面对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拐点性变化,很多人认为我国的比较优势将很快消失,增长动力将削减。但是,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正在从传统的生存工资法则转向保留工资约束下的市场议价型工资法则,这种反映市场要求的工资上涨不仅不会影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而且将促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发地、内生地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改变以往结构性调整缺少支点的困境,从而开启了市场导向型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他认为,首先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把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与要素价格市场化作为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积极推动低端劳动力市场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加强初次分配改革中的各项制度建设,出台政策应对东部在传统产业转出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史晋川教授对未来二十年世界、中国和长三角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未来二十年新兴经济体将分化,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长三角地区将超过欧洲的巴黎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等,成为仅次于纽约的经济圈。但是,要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在社会保障体制、金融制度、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接着,他就当前金融发展和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保教授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有关,并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把中国模式归纳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型、沿海先行型、投资驱动型和出口鼓励型。郭教授指出这种模式在产生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要的就是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关注人民福祉,也就是以人为本;其次是要改变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研究了制造业劳动报酬水平与产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他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9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水平年递增10%以上,但是,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ULC)仍然呈下降趋势,2009年的ULC甚至不及1999年的90%。他分析主要原因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大大超过了劳动报酬的增长幅度。因此,他指出从长期看,合理地逐步提高劳动报酬不仅不会对制造业企业利润率和利润总额带来消极影响,反而会促进企业利润总额增长和利润率提高。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多年持续下降以致国内消费不振,已经导致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与出口增长的情况下,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推论就十分明确了。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研究部负责人沈玉芳教授的发言,是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视角。他在全面剖析城市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理念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就城镇精明增长、低碳发展与长三角功能性区域建设的关系及功能性区域建设的方向和实现途径作了探讨。他认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规模、无限制产业、人口和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突显。为了进一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资源环境约束带来的各种挑战,长三角地区必须加强合作和联动,把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发展作为加快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统一规划。他还指出,城市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理念虽然主要与城市发展有关,但同样也适用于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功能性区域建设。它必须坚定贯彻实施相关理念实现城镇精明增长和低碳发展,是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的根本出路,也是加强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关键。

在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上,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教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沈坤荣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所所长田伯平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杨其静教授、东南大学张宗庆教授、苏州大学夏永祥教授、扬州大学蒋乃华教授、南京财经大学石奇教授等也作了主题发言,我院相关专业100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参加或旁听了会议的研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