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华东师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

  2010年5月26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上海的实例分析”的中期学术沙龙报告会在闵行校区金融与统计学院135办公室举行,学院宫峰飞老师、徐世腾老师、曹维老师、李亚敏老师等参加了会议。
  报告会主题为“总部经济、地区总部集聚与金融中心建设的能动性分析”。
  李亚敏博士首先指出,“总部经济”涉及21世纪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中的前沿的、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头脑型、知识型经济,“总部经济”维系着发展以金融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高端之所在。借助于特有的优势资源禀赋,东道国可以吸引企业将总部资源在该区域集群布局,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最终促进本区域的优势资源价值裂变和优化升级。
  接着,李亚敏博士指出地区总部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一系列企业服务业的支持,尤其当地区总部规模较小时,对外部的企业服务业有较深的依赖。地区总部业务目的就是如何寻找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核心思想就在于如何延伸的价值链,创造和提供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一般包括市场调研、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出口、进口、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等众多环节。因此,东道国城市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广告业,市场调查,咨询业,会计,法律服务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发育状况及其国际化水平成为跨国公司选择地区总部区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后,李亚敏博士结合上海的实例,指出上海自2002年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专门政策以来,在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设立总部的同时,积极推动投资性公司向国家级地区总部升级,总部经济日益活跃。截至2007年底,上海外资总部经济项目达到593家,其中国家级地区总部16家,上海已成为国内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之一。2007年上海共认定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并有15家投资性公司获得商务部批准,其中5家为2007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这些行业涉及汽车、电子、化工、医药、IT、物流、餐饮、投资等十多个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和连动性。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上海必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以有效带动各类资源的集聚。
  最后,李亚敏博士就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政策措施与与会专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具体包括要继续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加强综合管理调控职能和市场监管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新型财政税收管理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城市管理和经济管理领域的综合执法;加快实施有利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加速总部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规范和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单位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避免区域对总部资源的争夺,实现总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积极完善国家公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程度,同时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高级专业人才。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