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厦大:诺奖得主谈中国环保与能源问题

  “正好一小时,老外的时间掐得真准。”随着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的话音落下,其课件也显出“THANK YOU”的结束字样。这是昨天下午在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的一幕。数的礼堂座无虚席,大家认真听蒙代尔与米尔利斯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演讲。这也是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诺贝尔奖获得者系列学术报告会的一部分。

  英国经济学家米尔利斯:

  中国亟待解决

  环保和能源短缺

  英国经济学家米尔利斯演讲则比较严谨,也比较静态一些,颇有“英国绅士”的风度。他认为,过去三十年,中国在消除贫困人口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世人尊敬。中国的贫困人口从30年前的近8亿下降到1亿左右,通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发展成就显著,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米尔利斯认为,除了物价、贸易失衡、投资增速过快以外,环保和能源短缺是未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中国要注意的另一个潜在问题可能与人口有关。借鉴日本,二战后日本的家庭计划也倾向于低出生率、小型家庭,这种现象的出现被认为对日本其后的经济扩张起到了天赐良机的作用。而今天的日本却面对一个老态龙钟的人口结构,小孩子大为不足。日本或许可以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提高效率等办法来寻求妥协。中国将来几年可能面临着与日本相似的情形,应该用“瞻前”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当然,他并不主张任何因噎废食的做法,只希望中国决策者要谨慎对待这个问题。

  人物介绍

  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A·Mirrlees),英国人,1936年7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明尼加夫,与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是同乡。14岁时他就对数学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兴趣,自学微积分。1954年考入爱丁堡大学,1957年,获爱丁堡大学的数学和理学硕士学位,于1963年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69年,年仅33岁的米尔利斯就被正式聘为牛津大学的教授。1995年起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利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为中国学子介绍“通往诺贝尔之路”。

  199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米尔利斯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理论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