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是金融学家的敌人

书刊 · 2008-04-29

作者:佚名

返回

   《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周洛华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6月

  周洛华先生新出大作,书名赫然《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很多人劝他不要用这么刺激的书名给自己惹麻烦,但直至一波三折终于出版,书名还是没有变。这个细节也许可以提示我们,作者具有怎样的性格。

  事实上,在金融学以外的篇章里,这本书充满羊毛毯一样蓬松而深情的回忆,从塔克商学院的梅西教授、玛吉老师,到经历股海沉浮的第一代红马甲白娘子、以及长得像塔利班的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县发改委主任温荣堂。这些人物伴随作者完成了从海归到土鳖的整个历程。

  笔者常为质朴的感情以及冰冷的现实之间的对比感动不已。

  从西点毕业充满美国式乐观情绪的米奇,因为经济环境变糟找不到工作并被学校催还贷款而逐步丧失天真的自信;巧妙鼓励作者的汉森教授,“30岁也是我最困难的生日。别担心,你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有不同类型的女人喜欢你而已”,如今作者离40岁更近,越来越多的现实考量取代了曾经的年轻时代的无端多愁,但这句安慰仍然足以在记忆中珍藏一世;作者回国一年间,在河南当地调研时看到的现实是,政府投入巨资在河南禹州建立污水处理厂,却由于水费上涨,居民减少自来水消费而造成设备闲置,城里的小火电改造成冬季供暖的设备,却很难收到钱,当地的民众需要来自外部的切实帮助,而不是远超过消费能力的宏大规划。

  除了忆旧之外,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一些金融学基本理念,这也是他回国多年一直为之鼓与呼的理念,可惜不仅和者了了,更多的时候遭到的是攻击,因此,周洛华曾感慨,对牛弹琴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群牛对着你弹琴。我想说,比这更可怕的是,我们仍然在?用传统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处理复杂的金融与资本市场难题。

  所谓“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想表明的只是经济学是金融学的敌人。这提示了一个不幸的事实,我们的很多宏观经济政策因为无视金融学的基本原理,而南辕北辙。作者认为,经济学与金融学分歧的严重性,不亚于《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的剑宗与气宗之争。

  举个最切身的例子。目前房价高企几近社会公害,政府在打压房价时,往往以加息等提高融资成本的办法,和增加税费等提高交易成本的办法,来减少需求降低投资利润,使投资者知难而退。但我们从现实中可以轻易地发现,那些知难而退的都是对利息波动十分在意的自住客,而不是投资客。往往在一波政策疾风骤雨的打压之后,经历几个月的下降期,迎来更凶猛的一波房价反弹。

  而开发商提供的另一种主流解释是房地产供需矛盾太大,因此需要政府增加供给降低房价。但这些年房子越多价格越高,且空置房比例居高不下。用一般的供求关系理论显然难以解释这一现象,周洛华开始普及金融学基础。原因很简单,房产除了是商品之外,还是重要的资产,资产的价格由人们对未来的收益、风险预期来决定,而主要不是融资成本和供给数量。

  我国房价急速蹿升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民币流动性过剩,民众急需投资保值渠道,在我国除了股市就是楼市,二者必居其一;二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境内外的投资者都会提前购入以人民币表

  现的基础资产,等待房价与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收益。作者强调两点,资产价格与供求无关,资金收益与资金成本无关——政府曾廉价向效率不高的国企提供资金,除了让国有银行背上一身不良资产让股市差点崩盘之外,并没有能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政府在2002年提高房贷门槛之后,房价稳步攀升,人为提高融资成本不会让盈利项目亏损,相反,火上浇油会让火烧得更旺。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每轮提升成本都反应了资产价格的继续上涨,让飞蛾扑火的投资客越来越多,中国的权证市场同样验证了金融基本理论不是妄言。由此推论下去,我国的加息与减息政策,扩张与紧缩概念在金融学意义上都有重新验证的必要。正因为看到了这些理论,笔者才会对央行加息的扩张性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洛华是个金融学理想主义者,我常跟他说,把塔克商学院的那一套拿到中国来行不通,他所设计的房地产融资方案很难在这个复杂无比、权钱交易纠缠不清的房地产市场落地。但他初衷难改,现在依然在为排污费等各种各样的融资方案奔波。他常强调自己是个利益为先的投行家,可我总能看出背后若隐若现的理想色彩,这两种性格夹杂在一起,让他不失人性趣味又有适当的理想色彩,成为一个可以交往的朋友。

  这位金融学斗士的情感、人生转变、理念,所有这些庞杂的内容,都体现了新书之中。中国资本市场兴盛之后,有幸让我们看到了新一类的书籍。

  叶檀,女《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对经济史与政治史颇感兴趣。她经常为报社撰写经济类的评论文章,迄今为止已在《每日经济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企业家》、《上海证券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数百篇文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热门 · Popular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