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研究报告(2010)》出版发行

书刊 · 2011-03-10

作者:佚名

返回

  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9)出版之后,国内的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风险问题日益关注。近日,由唐海燕、贾德奎等编著、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研究报告(2010)》(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版。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之际,这一系列研究报告所选择的主题就更显得意义重大。

  《报告》严格遵循风险研究的学术范式展开,首先对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的主要引致因素进行识别,并深入考察这些风险因素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目标顺利实现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经济运行风险指数(RIEO),对中国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大小程度进行量化,以直观反映中国经济未来所面临的风险状况;最后,基于前述风险因素识别及传导机制分析,提出管理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的政策建议。

  《报告》认为,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特征体现在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较大、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市场预期影响下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贸易环境持续恶化导致出口形势严峻、结构性紧缩政策下的金融市场风险累积、中长期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等六个方面。

  具体而言,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增长在2009年初触底反弹,并且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有力增长。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仍主要由政府影响的投资及消费进行支撑,私人部门的投资依然低迷,政府影响的消费增长趋势难以长期持续;并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低碳排放或环境保护的压力约束下,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就业方面,由于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是很稳固,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欧洲债务危机),也导致外需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国内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因而就业压力短期内尚难根本缓解。在通货膨胀方面,虽然目前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形势还比较温和,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有增无减,这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大宗商品的实际需求和预期推动其价格不断走高,可能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其次,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非常明确,资源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再次,中国年初的旱情,以及最近的南方水灾等,都引起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担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通货膨胀预期。在国际贸易方面,自2009年初到2010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条件显著恶化,再加上2010年6月下旬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导致未来的进出口形势更加严峻。2010年以来的贸易条件恶化一方面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而另一方面则由中国的出口产品(几乎全部是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中国进口的制成品价格降幅要大(或升幅要小)所引致。总的来说,中国的贸易顺差自2008年以来由于进口量激增和贸易条件恶化而大幅下降,2010年前5个月贸易盈余相对两年前的同期水平下降,降幅中几乎有三分之一是由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除此之外,汇改后的人民币缓慢升值,这对中国出口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对进口则有一定程度的刺激,虽然中国贸易不平衡的压力由此会进一步减轻,并且通过预期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而有助于经济转型,但不容忽视的是,长期依赖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增长,将会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因汇改而受到影响。在金融市场方面,2010年中国为转变经济结构和调控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实施了重点突出、倾向性明显的结构性货币紧缩政策,这些调控措施一方面对中国长期内实现经济均衡稳定增长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引致、甚至加速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在财政收支方面,2010年5月份起财政收入回升,特别是8月份后回升加快,基数逐渐抬高。但由于2010年自然灾害发生较往年频繁,财政支出仍存在刚性增长的需要,再加上用于刺激消费的财政支出数额相当可观,因此,虽然上半年积累了较多的财政盈余,但2010年下半年影响财政收支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再考虑到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其他不利因素影响,由此会导致中长期内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

  从风险度量的结果看,《报告》认为,2010年和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总体风险状况均为“风险关注”级别,但可能引致风险的因素略有区别。其中,2010年最大的风险因素来自于金融机构信贷的继续较快投放,以及新汇改背景下的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可能价值缩水;而具体到2011年,除了金融机构信贷过快增长这个风险影响因素之外,前期过快的信贷投放以及持续强化的通胀预期所引发的通货膨胀上升压力,将有可能演变为资产泡沫和总体价格水平的实际上涨,从而可能成为经济运行风险新的主要引致因素。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报告》认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中国政策当局应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并有序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以缓释应对危机而采取的救市政策所产生的副作用;通过有效控制信贷投放数量和投放方向,保持适度的信贷和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尤其通过利率调整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正确引导通货膨胀预期,从而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的滋生和通货膨胀快速上升的风险。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需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新开工项目数量,继续坚持经济结构转变,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市场过剩资本进一步向民营企业转移,以确保经济增长质量,从而实现经济长期的持续健康运行。

  《报告》的整体框架设计合理,研究范式规范严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关键的是,在中国经济运行风险指数(Risk Index of Economic Operation,RIEO)的构建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也取得不错的成果。在RIEO编制过程中,《报告》首先筛选出消费品零售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9个代表性指标,来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在此基础上,利用计量模型考察宏观经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动趋势,得到风险测度结果;然后,对测度结果及相应的风险区间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到风险指数值,以反映宏观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可能运行状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热门 · Popular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