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信誉是怎样产生的?

书刊 · 2003-01-11

作者:佚名

返回

读书笔记:信誉是怎样产生的?
                                      ——读张维迎的《产权、政府与信誉》

2002年的最后一天,央视的第三届10大经济人物也出炉了,北大教授张维迎作为经济学家的两个代表之一也荣列其中。前两届他是给别的经济人物颁奖,今年他转换了一下角色,别人来给他颁奖。我个人认为,张能荣膺2002年的中国10大经济人物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企业和企业家理论,已经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印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的认同。这次他获奖的理由之一是对市场经济中的信誉问题的探讨。可以这么认为:他是目前为止,对这一领域研究最为深刻最为彻底的国内经济学家之一。他在这方面的观点在其2001年出版的文集《产权、政府与信誉》中有充分的体现。

一 信誉缺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当前的市场秩序的确令人堪忧愁:假冒伪劣充斥、合同得不到履行、借款人赖帐盛行、经理人缺乏诚信,等等。见此情景,早有卫道士登高一呼,慷慨陈词:看看,都是市场经济惹的祸。原来不是好好的吗?现在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人心向利,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云云。一坛子污水都泼在了市场经济的身上。

如果说中国当前市场中的信誉缺失,是目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一个写照当然没有错;在这个意义上,认为社会道德沦丧和市场经济有直接的关系也未尝不可。但把这个道德问题的根源嫁祸于市场经济本身,却是大错特错;高呼道德建设,提倡所谓人文精神,更是治标不治本,错得离谱。

我们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出了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真正的经济学家,会去寻找市场经济发生了什么纰漏,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导致了信誉的缺失。张维迎力图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与别人不同的是,他认为导致市场中信誉缺失的根源在于产权和政府管制。

在序言中,张维迎就开宗明义指出: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毁坏了信誉的产权基础,限制了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靠政府管制来建立市场秩序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常常事与愿违。这是因为,人的行为是有预期支配的,过多的政府管制搅乱了人们的预期,人们自然就只能搞“一锤子买卖”了。

二、信誉机制的形成有三个条件

在我看来,张维迎是国内最善于用比喻讲道理的经济学家之一。很多高深的微妙的经济学原理通过他的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可以被讲的通俗易懂,叫人拍案叫绝。当然,比喻的事物不等于道理本身,这很容易让人从比喻中找到漏洞,这也是张维迎常常被很多人误解以至于抨击的原因之一。.然而他的用心良苦却是不言自明的。

张从中国传统乡村里借钱人讲信誉的故事说到了信誉得以保证的三个条件。一是当事人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声誉。这里有个前提激素,要求当事人之间进行的重复博奕,而非一次性博奕。因为他赖帐,不仅他自己以后难以借到钱,他的子孙也会因此受到牵连。其次,信息是个人行为受到监督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干了坏事不能被其他人知道,他就更可能干坏事。在封闭的乡村,信息的传递是不成问题的。第三,人们有积极性惩罚违约者,办法是不再与他交易往来。中国今天的市场里信誉缺失,可以归因于这三个传统社会信誉赖以运转的条件的却失。张维迎指出,西方经济之所以能发达到今天的程度,是因为他们在更高的形态上复制出了这三个条件。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持久的存在是将一次性博奕转化为重复博奕的机制,企业也就是信誉的载体,按张形象的说法是,通过庙的声誉来约束和尚的行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嘛。对于不守信誉的成员,组织为了集体的信誉当然有积极性进行内部的惩罚,而市场的外部惩罚也会随之而来,最后当然是法制的惩罚。至于信息基础则通过形形色色的中介组织和有关监管部门来完成。

三 产权催生信誉

到这里,信誉的形成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张维迎却说:NO,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要使企业作为信誉的载体还需要有的一个前提条件:企业的决策者有事事在在的赌注在企业里,从而有积极性维护企业的声誉。如果和尚不能从庙的声誉中得到好处,他为什么要重视庙的声誉呢?因此,张把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积极性归结为产权问题。产权制度的根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奕的规则。中国一些企业不讲信誉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产权不清楚,没有明确的私人所有者。一言以蔽之,就是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

张是目前国内经济学理论界竭力主张国有企业产权私有化改革的学者之一,这是源于他对于国有企业固有弊端的痛心疾首的认识之上的。单单就信誉问题而言,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信誉之间没有长远的关系,把企业信誉做得好了,企业未来收益是由别人分享,即使企业长远信誉一败涂地,他也不用直接承担后果——谁知道他的屁股能在这个位置上呆多久呢?所以,张认为,国有企业的领导只有种草(顾及眼前利益)的积极性,而不会有栽树(企业信誉更多地有利于长远利益)的积极性。

做为企业和企业家理论的权威,张的很多观点在为私营和民营经济摇旗呐喊,这可以从他平常的许多言论中看出来。但是,许多私营、民营企业也不讲信誉,这是怎么回事呢?人的行为是受预期支配的,产权四通过预期而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人即使有了法律上的所有权,但是如果他预期这种所有权随时可能被剥夺,他就有可能也干“一锤子买卖”。张认为,由于意识形态和政府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缺乏安全感,没有稳定的预期,自然也就只能追求短平快,不可能为建立信誉而投资。

这个话虽然有点为私营、民营企业护短的意思,但是道理还是不差的。实际上,外部大环境如此,比起国企来更为惟利是图更为理性的私人老板,自然要投机取巧,钻营得利,这并不难理解。正是基于产权问题的认识,张提出对于私人老板们的原始积累一律不再秋后算帐,而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他们的所有权,给他们一个稳定的预期。这个观点是张受到最多诟病的一个地方。我认为,张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错误。基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也许这样的制度安排,恰恰是最为有效的。不过,我的异议在于:如果我们凭现有的法律就能认定他的财产沾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那么当然要绳之以法,一味抹平,不加追究,无疑于为虎作伥;但如果是在遵纪守法或者在法律空白地带发家的原始积累,我们实在也无法去追溯它是否清白,实在要去追求,除非来一场革命,这样一来的社会成本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善我们的法制,使狡猾之徒能利用的法律漏洞少之又少。我同样也认为,保护私有财产确立私有产权是应有之义,而且恰恰是完善我们法制的一个方面。

四、政府官职破坏了信誉机制

张在书中明确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信誉的挑战来自政府。更明确地说,就是来自政府的管制。因为,他认为,信誉机制是靠市场竞争而形成的,而管制常常会阻碍这一机制的形成,甚至完全破坏这一机制。

信誉机制的建立需要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政策环境越不稳定,人们就越追求短期效益。而在中国,不确定性更多地来自政府,由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不透明,政府官员制定政策的随意性(很有可能为为了一己之利而制定不同的政策),造成产权随时受到威胁。这样,企业就会对未来缺乏信心,缺乏稳定预期,能捞一把就捞一把,当然不会讲什么信誉。因此,要规范市场就必须规范政府行为。

要命的是,我们的政府的行为往往是打着规范市场秩序的旗号来的。政府管制导致了人们大量的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信誉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政府找到了最好的管制的理由:市场秩序这么混乱,不管怎么行?而实际上,每个政府部门都有可能在为自己部门的利益打算,管制不过成了一个他们寻租的一个借口。张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把猫打死了,结果耗子满街跑,然后,再假装学猫叫来吓唬耗子。无奈耗子还是越来越多,于是就不断的增加学猫叫的人。也就是说,政府管制其实是在为自己制造需求。我们难以想象,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信誉机制会得以建立,市场秩序会得到好转。

五、管制真的是洪水猛兽?

张维迎猫拿耗子的比喻可谓一针见血,把政府管制的本来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他的那句名言:所有的管制、审批制取消之后,中国的GDP至少可以增长30%以上,必须要像戒毒一样地戒掉管制。这容易给人一个误解,好象管制真的一无是处,管制就是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确,张维迎在书中也给人这样的印象,他在那篇《管制的陷阱》中举一反三,把管制的害处地讲了又讲。

在张看来,首先管制需要大量成本,比如管制机构的设立、人员经费、制定管制规则、实施管制以及许多无形成本等;其次,是管制导致巨大的反腐败成本,因为,管制给政府官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寻租空间;另外,管制还带来信誉机制丧失,增加交易成本、导致国家税收损失;最后,管制具有自我膨胀局势,越管制,管制越多,扼杀市场经济的活力。政府管制的初衷是好的,为什么失效呢?因为,政府管制的基本假设,即政府是无所不知,大公无私、言而有信的政府,是不成立的。实际上,政府可能是自私、无知、言而无信的政府。

张认为,管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已经越来越失效,经济学越来越倾向于让市场自己调整自己,因为市场本身纠正自身毛病要比政府纠正市场的毛病更为有效,市场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管制造成的问题更大。在书中,张只承认管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合理性”,在他眼里满是管制失败的案例。

但是,我觉得张在这里犯了矫枉过正的毛病。政府管制的害处无庸讳言,市场的领域越来越大,政府在市场管理方面的功能逐渐弱化也是大势所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制的领域也慢慢被市场所占领,这也是事实。但是,要说政府管制一无是处,只有理论合理性,没有实践合理性,却不和逻辑,也不符合事实本身。在我看来,市场始终有它不完善的地方,只要政府管制带来的成本少于市场失灵造成的成本,政府管制就是有必要的。

张也承认那只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以及恶性竞争。这些问题本身,至少就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而言,还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本身得以解决,当市场运转形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又无法通过当事人之间解决时候,政府不得不介入管制。西方的管制是对他们认为的正常的市场运转出了问题之后的一种纠正,基本理念仍然是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使市场更加有效地运转。中国目前的种种“管制”与经典管制理论相去甚远,准确地说更多地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与其说是为了解决时常失效,不如说是政府为了消灭市场。张在书中直面的是中国现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管制”,未免痛心疾首,但是,因此对政府管制现实合理性的全盘否定,未免有泼脏水把孩子也泼出去的危险。

六、政府是制度建设者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总也没有一个恰如其分的答案。在我看来,要给这个关系一个准确和明显的界定看来是没有可能的,永远也等不到这一天。因为市场经济在变化,在发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应该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这种关系本身是不确定和模糊的。张在该书对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种关系的变化,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描述。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前,基本认识是政府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84年,政府基本是可行的,但不是万能的,需要市场来补充,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第三阶段,市场能干的让市场干,市场干不了的才需要政府干(这个阶段还没有完全走完);第四个阶段,市场干不了的政府也不定干,因为政府可能比政府干得更糟(这个阶段还没有来临)。基本上,我也赞同张的这重描述,第三条和第四条结合起来,我认为应该是变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大概的定位。

对于目前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功能,一般的描述是:产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国防安全等。长时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却几乎成了我国政府的一句座右铭,这句口号给人的印象似乎是,经济工作是政府的重任,政府的主要只能似乎也成了对市场的管理,就在目前,这句口号还在大行其道(其实,我想这和我国国有企业太多有关系,而政府部门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代理人,他们不得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如果要使得该口号真正成为历史,只有加大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力度)。而在真正的市场经济里,政府实际上不过是敬而远之,拾遗补缺吧了。我觉得张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政府的工作应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紧箍咒中解脱出来,转移到“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上来。政府应大力保护产权、维持公平交易的规则,而不是插手具体的经济建设。实际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中国目前都走到了一个存在瓶颈的十字路口。这个瓶颈就是制度。市场经济要有大的突破,产权制度改革是关键;而社会的整体进步,有赖于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政府成为制度建设者,这将在更大程度上归其本义,从而使政府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力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成为推动整体社会进步的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热门 · Popular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