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及其他

观点 · 2007-01-30

作者:佚名

返回

 ypyp,20061129


才收到《比较》杂志第27辑,我看了其中的第一篇文章,作者是科尔奈(J. Kornai),就是那个启迪了一代转轨经济学人制度分析思想灵感的名著《短缺经济学》的作者。

 我很欣赏此文的一点是,作者虽然年迈,却宝刀不老。他不像国内的一些人,要么抨击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一无是处,要么鼓吹经济学帝国主义;Kornai很有分寸地提到理性选择理论的局限性,同时肯定这一理论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对于其他社会科学分支的广泛影响,体现了大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此文虽然名为《社会科学各学科分离还是融合?》,探究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等学科之间难于相互理解的现实与可能的融合路径,但关于理性选择的论述,是此文的一个显要“文眼”。

之所以这样说,是早已存在这样一个理论背景:当代的理性假设或者假说,已经不是当年简单的“经济人”假设了,理性假设已被大大扩展了,它兼容了精神和物质效用(偏好)、兼容了心理和行为习俗、路径依赖、以及制度演进等社会科学理论分支分析范式的可行方面,在经受许多原本似乎敌对的理论的批判中,吸收了对手的合理非议,可以更好地解释许多原本难以解释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尤其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越来越多地不得不受到这一范式浸淫的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发表的一组宗教社会学的文章提到,宗教社会学者,如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S. Warner教授为首的一些学者,应用包括理性选择理论的新范式,分析了不同于欧洲的美国宗教行为特征,给出了来源于、又不同于M. Weber、E. Durkheim等传统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解释性框架。

来源于――例如,M. Weber常被引用的话:“不是思想,而是物质和理想兴趣直接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一个人‘来自什么’,又是‘为了什么’?人们希望得到回报,而且我们不要忘记,依靠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人们可能得到回报。” S. Warner引申道:“兴趣”提供了大部分人类行动的动机,“思想”则是激励机制。”(这期学报第37页)。这差不多就是经济学理性假设的活用!理性人的精神效用函数里,兴趣是重要的因子。一个人,吃饱了之后,常常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所在,兴趣导引他追究事物的底里。A. Smith写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如此,K. Marx写作《资本论》也是如此,……兴趣是他们的精神利益所在,动机当然利己。思想呢,思想只能在边际上出新,尔后递减,出新不已,递减不已,……西西弗斯的宿命,人类科技进步的激励因子。

不同于――例如,美国普度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系的杨凤岗副教授,在其文中写道,Finke和Stark “总结了欧美的情况而提出一个主要命题:‘如果宗教经济是无管制的和有竞争的,宗教参与总体程度会高。'”(这期学报第43页)。这又多么近似于经济学竞争市场与监管理论的话语!杨本人分析美国和中国的宗教市场和信众行为时,基本工具和方法是经济学的,分析的问题却是宗教社会学的。他的分析具有实证性,逻辑不误,符合现实,很有想像力。

我想,是否可以这样说,新古典时期的经济学从社会学汲取了诸多思想资源,当今的宗教社会学又从当代经济理论中获得了一些关键的分析方式?这一滴水,可以窥见大海狂澜之一潮么?

当然,我清醒地认识到,极力扩展一种理论范式解释域的努力,绝不意味着否认任何理论范式都是有限的命题,正如理性总是受限一样,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万一有,那准是上帝的意旨。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年的文章,《理性动机与利他行为》的观点,与目前观察到的这样一些理论发展现象,有吻合之处,可以批判地看看。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3&ID=10035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