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

观点 · 2005-12-10

作者:佚名

返回

晋商分析方法论

引论:制度-发展的分析框架

按照制度的起源,我们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
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体现着过去曾最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内在制度包括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既未得到正式制度支持的制度(各种习惯、内化规则、习俗和礼貌)。正式制度即由某些社会成员以有组织的方式实施惩罚。
外在制度是被自上而下的强加和执行的(外在行为规则,具有特殊目的的指令,程序性规则或元规则)。
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历史演进及理论形成模式

新古典制度经济史学、新制度经济史学、历史制度分析


启示:1、西方制度经济史学都是以历史上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考察对象的,而制度又总是和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区与国家相关联;2、西方制度经济史学在其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经济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以及新的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在经济史研究中的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如果对晋商研究选择一种合适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行制度分析,将极大地增强晋商学对制度及相关问题的解释力,从而把晋商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晋商正式制度系统分为:资本运营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信用制度和家族制度。
晋商制度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开放性
晋商组织的有效形式制度变迁的关键
晋商制度变迁的源泉是相对价格的变化
晋商制度变迁模型,模型的基本假定: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变迁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或外部利润)。
决定晋商制度安排层次的两个因素:1、每种层次安排中各自收益和成本的比较状况;2、在制度安排中受影响团体不同的市场和非市场力。
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1、技术变迁降低了晋商制度安排中的操作成本;2、晋商知识的积累使信息接收主体、信息搜集与传播手段以及信息资料本身都得到全面改善,减少了与某些制度安排革新相联系的成本;3、组织费用是团体推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一项费用。
晋商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1、晋商单项制度的供求均衡与非均衡;2、晋商制度的结构性均衡与非均衡;3、晋商制度从利益和力量对比上体现出来的均衡和非均衡。
两种效率标准:1、马克思的生产力标准,即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就越有效率;2、科斯的交易成本标准,即只要变迁使交易成本最小化,那么变迁就是最有效率的。
 
晋商制度系统论

外部制度—晋商崛起的直接原因(边饷政策、开中法、折色制)
内部制度—晋商兴盛的根本原因
晋商制度系统的特点:
晋商制度系统的整体性:制度系统由许多制度子系统、子子系统按照某种目的或功能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晋商制度系统的结构性:在制度系统内部各种制度安排都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或结合方式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发生作用和影响。
晋商制度系统的有序性
晋商制度系统的开放性:制度系统能够与外界的制度信息交换信息和能量,特别是允许制度环境中的因素对原有的制度系统进行影响和改造,使制度系统能够依据与制度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发展演化。
 
晋商制度配置论

晋商强制性制度配置:制度系统中制度安排和更替或新制度安排的建立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或法律而实施的。
晋商诱致性制度配置: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替代和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捕捉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
晋商制度耦合:制度系统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某一确定的功能和目标,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趋于一致。
晋商制度冲突:在制度系统内部,对于同一种行为的不同制度安排之间在作用方向上不一致,对行为的规范上存在着相互矛盾和抵触的部分。
晋商制度真空:在制度系统中对于某些具有较大的外部性行为,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予以规范和约束,形成了制度系统中的“漏洞”。
直接性外在制度配置与晋商制度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性体现了直接外在制度配置给晋商主体带来的其他商帮所难以获得的特殊市场垄断权利。
间接性外在制度配置与晋商制度系统的开放性(开中法的演变、中俄贸易条约的签订、“信票”制度的颁布)
晋商制度系统中的开放性决定并影响制度配置
 
 
晋商制度的成本—绩效分析

销价银是指运商行销坐商之引而给出的租息
场价是指运商向坐商购盐的价格
经营方式:从采购、加工包装到运输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方式
晋商制度绩效:群聚生产、制衡机制与激励绩效
晋商制度的约束机制与制衡机制
外部非正式约束:传统、道德、文化、价值
晋商制度的激励特征及其绩效(股份制、身股、银股)


晋商制度变迁论

晋商制度变迁的动力:规模经济、规避风险、不完全市场、外部性
晋商制度变迁的条件:1、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2、制度环境和其他外部条件给晋商制度安排留下的空间和边界
票号合组银行的机遇与尝试(1896-1904,1908-1909,1912-1916)
 
晋商早期资本运营制度及其变迁

晋商独资制的发展形式:“行商”--“肩挑负贩”式的贩运,独资经营的商号
独资制的效率:1、产权明确、权责一致;2、规模不大,经营成本比较低;3、通用资产投资,经营灵活。
晋商合伙制类型:人-人联合的类型--行帮;资-资联合的类型-合本共作制;人-资联合的类型-朋合制和伙计制
贷金制概述:借款人立字据向贷款人借钱并承诺在契约到期时还本付息的一种经济行为。
贷金制的类型:个人贷金制;社会贷金制,商人向金融中介机构借贷资金
贷金制的优势:1、经营理念的创新;2、融资渠道的拓宽;3、债务约束的激励效应
贷金制的弊端:1、签订或续签借贷契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2、债务利息的负担
 
晋商股份制及其变迁

晋商股份制的特点:资本组织和收益分配形式上的股份化;企业产权的多层次与多重分割;企业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晋商实行资本股份化的内在动因:维护股东权益
顶身股制创新的源泉:劳动要素相对价值提高
晋商产权制度创新的源泉:环境变化的压力
晋商信用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晋商的信用体系:晋商的商人信用、晋商的职业信用、晋商的商业信用、晋商的金融信用、晋商的政府信用
晋商后期信用问题:1、时局不清,放款难收;2、票号决策人闭目塞听
清政府的信用问题对晋商的影响:1、过度依赖政府信用;2、代信用工具的混乱增加了经营风险;3、政府背信弃义
晋商信用的生成机理分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经营价值观作指导;健全有效的管理措施;信用约束硬性化,硬性的信用约束由利息成本约束,市场竞争约束和生产经营者的信誉约束三者组成。
信用产权:个人、法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由若干标准要素组成的,为社会公认,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行为关系。
晋商家族制度及其变迁
家族制度:父权制度,继承权和财产权(多子分承制),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妇女地位。
晋商其他正式制度及其变迁
晋商的人事与组织制度安排:职员的选用、培训和约束(经理的聘用:用人唯贤;人员设置:因事设人);组织制度安排(经理负责制;人身顶股制:商号伙友除每年应得工资外,根据其资历、表现以及对商号的贡献,可以顶身股)。
晋商的业务制度安排
对内业务制度安排:“过镖”(赊购结账制)与镖期制度;结算与簿记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资本筹集制度;资金调拨制度(抽疲转快,酌盈济虚);总分号制度;防伪与密押制度;信息交流与管理制度。
对外业务制度安排:同业间的合作原则;营销原则。
晋商非正式制度及其变迁
晋商非正式制度概述:晋商“整体”意识;晋商“义利观”与“诚信”意识;晋商遵循的道德传统与道德规范(勤、俭、廉);晋商“崇商重利”的价值观。
非正式制度对晋商组织与管理的影响
一方面集中体现为“仁义礼智信”浸入山西商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他又作为一种非正式安排内化为晋商思维与行动的精神原动力,构成他们管理思想的文化底蕴,直接约束和激励着晋商的经营活动。
非正式制度对晋商兴盛的积极作用:凝聚功能;行为规范与道德评价功能;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晋商行为的扭曲:商而优则仕;商人的求田问舍;晋商后期“奢华的生活”
晋商制度变迁中的官商关系
晋商与政府(官吏)的结合与交易成本的节约,晋商在经商活动中所产生的交易成本:1、为搜集、整理市场信息以确定交易而支付的成本;2、在交易过程中必须支付给政府的税收;3、为洽谈、监督、执行交易所支付的成本。
中国古代寻租社会的背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是寻租社会,不仅可以从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租金规模的大小来看,还可以从这个社会的风尚及影响社会习俗的制度进行分析。
山西盐商进行寻租活动的原因:政府对盐业的严控制度;产权不明晰造成寻租行为;经济人行为的必然结果。
设租人与寻租人关系的形成:设租是权人利用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组织供给增加,形成某种要素的人为的供给弹性不足,造成权人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
山西盐商的寻租成本:捐输;报效;政府官员俸禄及索取;贿赂;捐纳。
山西盐商的寻租收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决策内部化;节约交易费用。
山西盐商寻租行为的社会成本分析:消费者剩余的损失;社会福利的损失;机会成本的损失;社会风气的败坏。
近代社会变迁中官商关系对晋商衰落的影响:官商结合的经济绩效递减;官商结合的交易成本不断增加;官商结合的风险在递增(政治风险的增加,经营风险的增加)。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6&ID=8215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