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渐进的论文创作路径吗?

观点 · 2004-07-08

作者:佚名

返回

  选自本站:(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57&rootid=&id=44632


 

背景介绍:本文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最近创办的一本针对本科生的杂志——《金融学苑》最新一期(总第二期)的编后。虽然这本杂志的档次不高,但仍希望在这里与大家交流,该杂志已有电子版,见:http://jrxy.znufe.edu.cn/template02.asp?BclassId=13&ClassId=127&ContentId=1043。也正是由于这本杂志的定位比较低,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苛求,殷切的盼望赐教!


有一个渐进的论文创作路径吗?
——《金融学苑》第二期编后

很多同学在向我讨教在他们看来是所谓的论文创作经验时,我常一脸的茫然,不仅为那几句老土的语言感到惭愧,更重要的是,自己还确实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在回顾我在本科阶段的后半部分中至多算得上是三分之一正式的写作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切身的体验,但直到最近,我对论文的写作路径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当然,这必定仍是初步的和肤浅的),凑在学苑任职的最后机会,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①。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文学功底是进行论文创作的基础之一,尽管我自从上小学以来的作文得分都不高。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学术作品,其实从本质上都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需要灵感的即时而起(只不过,学术作品更需要许许多多的小的灵感的积累和连串),都需要用心地去观察自己所关注的对象等。但也许有人说,学术论文重要的是学术价值,语言上不必太多讲究,或者一味的追求语言上的修饰是一种哗众取宠。我觉得,语言的分量过重了当然有这种嫌疑,但任何事情都包含着内容和艺术的双重价值,而艺术往往是内容上的进一步升华,并不容易做到;之与学术论文,精彩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无疑是使自己的文章达到“艺术”境界的最便捷的工具,经济学界堪称经典的名作,无论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国富论》(亚当•斯密)②,还是一版再版风靡至今的经济学基础教材《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其中的优美语言读起来都不禁让人感觉到那处处透露着的睿智,给人以灵感的激发。总之,我并不主张创作学术论文时在语言方面的刻意修辞,但通俗、充满美感的表达也许真的是一种必要,本期所选取的文学类稿件无不是作者切身的生活体会,不仅语言优美,内容也都非常丰富。

写作真的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在你没有达到某种境界之前。我在跟一些同学交流的时候,说文学作品你们写了十几年了到现在也不过如此,你觉得学术作品能是一日之功吗③?有了文学语言的功底,接下来还未必能直接进行论文创作,应该说只是具有了工具之一——很好的驾御语言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能力。原因是,仅学术论文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的广泛性就足以使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没有足够长的在时间上的持续学习而只靠一时的灵感是不大可能顺手的从事学术创作的。
近些年来,特别是经济学界的张五常教授红火以来,一种被称之为经济随笔的经济学作品一度风靡经济学界,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樊纲、张军、盛洪等)往往是右手写高质量的经济学学术论文,左手写精彩的经济随笔,成为多产的学者。比起文学作品来,经济随笔更具专业水准,表达的内容也接近专业的内容,但可以不用许多专业术语和非常广泛的专业知识,很大程度上它是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内心的热切感受来表达生活中的现象。这对名家来说,易于其将自己的经济思想更通俗地表达出来以利于普通大众的理解,而对于我们还没有入学术之门的青年学子来说,经济随笔也许在我们进行创作时有更少的羁绊,从而能够更加酣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④,虽然发表的概率比较小,但对自己早期思想的形成、培养自己的经济学直觉非常的有帮助,这也就为以后进行学术创作时常常没有想法的困境提前解了困。
本期学苑的新开栏目“经济随笔”即是我们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具体行动。作为开栏,我们选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军先生的《什么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张军先生在中国经济学界是名副其实的少壮派学者,作为南方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其是历年来在中国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上发表超过10篇文章的不多的学者之一,也出版过多本经济学随笔集。本期选取的这篇随笔是其给《经济观察报》撰写的一篇专栏文章,这篇文章在观察报的网站上人气一直很望,也是张先生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观察中国经济的心得体会的通俗表达。然而,选用这篇文章我们并未征得张先生的同意,这主要限于联系上的困难,不过,作为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2002年6月13日),能用他的文章为中南大的学子在求学的过程中指引道路而做出努力,他应该感到高兴。
另外,崔龙同学的《张国荣最后拉动的消费》在刊载之前就很多争议,主要是很多同学不能接受文章所阐述的观点,但我们认为,观点永远都是有争议的,但即便是荒谬的观点如果能在其他方面给出一些启发,比如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是否也有可取之处?我们期待着不让读者失望。

经济学中的随笔作品比较容易写,但作为应用类的金融学等财经专业,写像纯经济学理论那样的随笔作品却并不太容易。也是近些年来,在财经界一种称作“时评” ⑤的写作体裁迅速的流行起来,翻开各大财经报纸和杂志,便会发现很多专栏作家的时评性文章,我愿意将时评称做财经界的经济随笔。
像经济随笔一样,时评并不需要非常广泛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启发再加上一些相关资料的阅读就足以写出漂亮的短文。本期所选取的王芊同学的“对保险条款通俗化的冷思考”正是这样一篇习作。她站在另一个角度就自己已有的保险方面的知识对刚刚出台的保险合同条款通俗化意见作出了一个精简的评论,让人倍感新意和实际。这里我要提醒的是,有很多时候,反面(逆向)思考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培养自己的思想很有帮助,在求学的过程中,要在“不同意”中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的思考,那些无意间崩出来的思想火花往往能让人愉悦很久。

接着不得不提及的应该是学术论文的创作了。根据我个人的体验,这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文学作品、随笔性作品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思想的流露,可以天马行空,而且方式也很随便,但学术作品就不同了——能够天马行空进行学术创作的只有少数大师级的学者方能做到,这不仅仅在于学术作品的篇幅往往更长,更重要的在于其要严密的论证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这非常类似于写作文时难度最大的议论文。在我们进行写作随笔或时评一段时间以后,随着阅读的增加和思考的深入,很多的想法和观点都渐近于成熟,就会有更加详细的论述之的冲动,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证明阶段确是难度最大的⑥。
应该说,之与随笔性作品,对学术论文更重要的是基础的扎实而非天分。很多时候,你不可能仅靠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必须一步一步证实自己的观点。一方面,专业方面的知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学扎实,没有这些,是不可能有资格谈论学术论文的创作的。另一个,数学语言是所有语言中最严谨的一种,于是,要证实自己的观点,能信手拈来的运用相关数学知识也非常重要。在如今的美国经济学界,数学水平已经成为做经济学家的门票(林毅夫语,大意)。再一个是英文,由于中国在引入西方现代经济学方面本就很晚,很多领域国内的研究少有达到前沿,尤其是金融学方面,国内外的差别尤大,那么,要进行高质量的学术创作,不阅读外文文献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课堂内的基础之外,课堂外的基础同样重要。我曾将课堂内的基础称之为“学习”,将课堂外的基础称之为“读书”。这种区别看似荒谬,实则非常不同,有些同学课堂内表现优秀,但课堂外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同学课堂内的成绩不怎么好,但课堂外却如鱼得水。基于本文所谈论的主题,这里只就杂志的阅读谈一些感受。对于杂志的阅读,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要关注那些高级的经济学杂志。我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偏爱于阅读《经济研究》上的文章,尽管很多数理方面的文章看不懂。要想走到前沿,更快的进步,必须有引领前沿的权威杂志作为指引,实在地说,中国的大部分杂志是不值得阅读的⑦。另外,国外的顶级经济学杂志也要尝试着阅读,比如《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和《金融学》(The Finance)等,这些杂志阅读起来虽然难度更大,但一定要先有这个意识。
可能会有很多同学说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堂外的“读书”可能会产生矛盾。不错,我本人曾一度被这一矛盾所困惑,但我要说的是,自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稀缺的时间资源给一个合理的配置,我不认为分数考的越高越好(当然不排除个别极优秀的学生能够两者兼顾),如果仅有分数那又有何意义?跟一些同学交流的时候,我曾提到可以有个大致的比例,比如用三分之二(甚至更低)的时间处理计划内的学习任务,其他留作去发挥自己的兴趣,主要的是多逛图书馆。
本期所选编的学术论文中,“教师新作”中张东副教授等的论文详细分析了商品房空置率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是一篇重量级的论文;邓瑛博士的论文《论曲线混业经营》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学界讨论已久的混业问题,文章深入浅出,非常有见地。“学子论坛”中的作品,选题均非常适当(有些还颇具新意),作者对专业知识的把握也比较准确,而且相当部分的作品出自于大二年级的同学之手,实属不易。这里不得不提起的有,会计学院的周义成等几位硕士给我们的投稿,他们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非体制性因素的论述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他们的文章也让我们见识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论述时的不同风格,两者融合起来体会将给我们很多启发,以后学苑将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另外,还要提及的是胡岚和林璐两位同学的论文。也就是在上次学苑创刊时,他们分别用自己的习作给予了巨大的支持,而这次他们的作品不仅更加规范,在内容上也都明显的进步了许多。他们能在没有专门的老师的指导下靠自己的摸索闯入主流经济学领域,这非常可贵,也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希望。这里要衷心地祝愿他们都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深造,同时也愿更多的金院学子能像他们那样更早更快的接近主流。
本期的“论坛综述”栏目是学苑的又一个新的努力,这是考虑到南校区的同学限于客观情况能够听到的讲座非常有限,以及很多同学可能由于客观情况而不能亲自到讲座现场的原因,我们将本学期几乎所有的讲座旨要会聚起来以供参阅,这项工作我们将坚持下去。另外,“名家访谈”⑧和“大师掠影”、“名著导读”等属于本刊的惯常栏目,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做介绍了,由读者一一去辨别吧。

对于一个走在去学术殿堂道路上的本科学生来说,凭着自己的扎实基础和初步的经济学知识、专业知识,逐渐的从事随笔和时评的写作,不断的产生观点并积累下来,也许有一天,就能豁然的进入到真正的论文创作领域,这也许是一个较好的渐进路径。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些当然都可能不是必经的(可能根本就没有一个必然的先后顺序,依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也许会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那要靠实践去验证),而只是一个可能可行的路径之一,每个人实践起来是否可行、是否容易还不能定论。尤其是,文学作品和随笔作品可能都不是必经的阶段,很多名家都是后来才写随笔作品的。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真正的根本的东西都是相通的,比如,从小喜欢写作的同学肯定喜欢观察事物和善于思考,而这在学术创作中也同样重要,只要具备了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具,再有一个喜欢留意和活跃的内心,那么,进行学术创作也必定是自然的事情了。所以,这里我之所以强调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也许不在于语言的历练(没有文学创作习惯的同学也没有必要去刻意的训练),而是尽早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尽早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出职业的敏感。
另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学苑本期的稿件可谓实实在在的大杂烩,但这绝不是为了我写本文的便利而设计的(这种设想是早就有了的),而是鉴于目前许多同学对学术天生的恐惧和固执的认为“乏味”,那么我们试图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即便是用俏皮的文章——应不为过。而且,如果这得到大家的喜爱,那么我们继续这样“杂烩”下去又有何妨?
当然,在学苑这一期的组稿过程中,有很多人需要感谢。首先要感谢宋清华副院长,没有他一直以来对学苑的关心和支持是难以令人想象的;在学办老师的指导下,一切工作都很顺利的展开,这里要感谢他们;要感谢徐晟老师在审稿时的热心指导,以及邓瑛老师的建议和以其作品所给予的支持;还要感谢冀志斌、郝国政、闻婷和张群等学长在审稿时提供的无私帮助以及闻婷、张群两位学长将自己的论文创作经验形成文字后给予我们的支持;学苑编辑部的同学的表现让人欣慰,他们是如此具有活力和想法,以致于跟他们在一起工作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在整个组稿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各自需要采写的稿件,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他们严谨的态度和极富热情而细心的编辑工作,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本摆在大家面前的漂亮的杂志的。
最后,祝将在学术道路上踯躅前行的同学都一帆风顺!同时也衷心的祝愿学苑在大家的呵护下能够顺利成长,越办越好,如果将来有一天,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成就时的同学们能够提到学苑在他们进入学术道路上的指引作用,这便足够了。

注释:
① 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期待着这点微不足道的心得能给一些希望跟我当面交流的同学一个交代。
② 尽管自《国富论》于1776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200多年过去了,但这本经典巨著仍值得今天的中国学生仔细品读,张五常老先生曾说《原富》(由严复翻译的第一个中文版本译作《原富》,建国后郭大力、王亚南的版本称之为《国富论》)的英语原作是其读过的所有书籍中唯一令其产生畏惧之心的作品,并以“小字印来千多页,注脚千多个,哲理纵横,观察入微,博学多识,文笔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这样的书怎可在十二年间写出来的?”大加赞扬(见张五常《为行止序》,2000/02/10)。
③ 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基础的重要,一定要从基础做起,扎实的积累。
④ 我自己曾试着进行过类似的写作,但如今看来都不成功,如《畸形婚姻背后的企图》,《金融经济》2002年第5期;《深圳为何退出金融中心的竞争》,《经济学消息报》2003年4月4日(NO.535)第一版等。
⑤ 我本人至今仍无一篇真正称得上学术论文的作品发表(发表在学术期刊《南方金融》2003年第3期上的《民营银行:改造优于新建》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随笔性的表达,称不上论文),直到2003年上半年我才花了大量的时间写了一篇有关国有银行改革的文章(载于学苑创刊号,文章部分内容以《国有银行改革思路探索》为题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2月26日新视点版),但事后来看,许多方面都不成熟。由此可见,不但我的时评性写作还远还不够成熟,而且我在创作学术论文方面也才刚刚起步,学术之路可谓艰辛。
⑥ 我本人至今仍无一篇真正称得上学术论文的作品发表(发表在学术期刊《南方金融》2003年第3期上的《民营银行:改造优于新建》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随笔性的表达,称不上论文),直到2003年上半年我才花了大量的时间写了一篇有关国有银行改革的文章(载于学苑创刊号,文章部分内容以《国有银行改革思路探索》为题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2月26日新视点版),但事后来看,许多方面都不成熟。由此可见,不但我的时评性写作还远还不够成熟,而且我在创作学术论文方面也才刚刚起步,学术之路可谓艰辛。
⑦ 甚至有些杂志是否会产生误导也尚不可知;而且,即便是《经济研究》,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
⑧ 这里不得不提及的是张中华副校长的那篇《关于读书》,这篇文章是张校长在2003年为纪念我校《研究生学报》20周年时而撰写的纪念文章,虽然针对的是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怎样读书的问题,但此文通俗易懂,道理明了,相信对我们本科生也一样会有很大的启发,不可不读。

崔 龙
2004年5月22日晚初稿于首义宿舍
5月26日改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