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调控亟须划清行政和市场的界限

观点 · 2007-12-12

作者:佚名

返回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0.9%,其中第二季度高达11.3%。这样的高速度在经济学家之间引起了争议。
    
  认为状况正常的一派提出的证据是:物价水平没有明显上升;增长没有瓶颈约束,不像过去几次伴随着高速增长出现了某些产品供不应求,引起价格暴涨;国内债务也没有明显变化;股票市场有明显的恢复;税收增长了22.3%;进出口都有较高增长,外贸盈余600余亿美元等等。机会难得,应该力争维持这样的高增长。

  但是反对一派也同样有道理:高增长是靠投资拉动的,促进投资的主力是各地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有效性很是可疑,中小企业并没有明显的发展;就业形势不乐观;房地产领域有泡沫,高增长容易激发泡沫破灭;促进高增长的因素是出口,外汇储备的超高积累破坏了国际经济的平衡,招致众多的贸易纠纷,上半年能源消耗没有完成节约计划。现在的增长方式依然是拼资源、拼环境,是不可持续的。经济不可能永远高增长,任其发展势必招致下一轮的紧缩。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熨平波动,减少波动造成的损失。现在经济过热的征兆已经相当明显,不可错过调控的机会。

  中央为了谨慎起见,从第二季度就开始了紧缩政策,提高了银行准备金比例,加息政策也已经出台,财政方面也屡屡发出警告,要求地方政府顾全大局。但是这些宏观调控的手段并不是很有效,经济照样在高位加速运行。许多学者认为是因为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不良,所以在微观上没有多少反应。

  我国非常强调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但受制于传导机制不良。回顾1994—1995年的紧缩,1998—1999年的放松,最后都不是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手段,而是靠行政手段起的作用。传导机制不良,宏观调控就起不到作用。这是值得探讨的大问题。我认为问题的根源深深地埋藏在微观层面上,我国的经济运行很大程度上还是计划经济在起作用,具体表现在价格的僵化、行政的干预、政府深入到了经济的操作领域。我国的经济一方面已经充分市场化了,表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决策很少受到计划的干预;另一方面在投资、项目的立废、汇率和利率、信贷额度、某些行业的进入和退出等方面还没有市场力量起作用的余地。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由价格决定的。但在我国,利率没有市场化,汇率也是,土地虽然走向了拍卖,但是卖多少是由计划在控制,一些重要商品的价格还不是由市场决定,如能源、通讯、交通等。有些该有的税收没有到位,如资源税。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至今没有统一,增值税还停留在生产型上。这些问题妨碍了市场的运作。比如,要建立环境良好资源节约型经济,但是有关环境的征税不严格执行,漏洞很多。资源的价格不能调整到位,客观上鼓励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的生长。然后发出行政命令要求强行关闭甚至拆除技术落后的设备,造成许多冲突。而且这些企业被关闭之后,他们仍然还会“死灰复燃”,因为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没有调整,落后的技术还有利润空间。用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作斗争,既费力又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价格配置资源,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但是这儿的价格必须是由众多独立决策者的行动决定的,它的特点是谁也不知道明天的价格将如何变化。这种价格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产生了市场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保证了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如果价格扭曲,它的调整方向必定是纠正扭曲。以汇率这个基本价格为例,由于过去一再错过了调整的机会,使得调整失去了纠正资源配置的功能,加剧了外汇买卖的投机性。

  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资金的获得不是通过利率和信用的竞争,而是通过计划渠道。因此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有限。投资靠审批,结果是审批经济又卷土重来。例如全国许多大学纷纷向银行贷款兴建校舍,其中很多都有地方政府的担保,总数达千亿元之多。从需求来看,这是大学扩招的结果,是行政决策的结果,从执行的过程看是政府行为。再如房地产业,投入的要素———资金和土地都没有完整的市场,都要靠审批,但销售相当市场化了。结果把房地产商“夹在中间”。没有适当的市场,不暗箱操作怎么办?另一方面,有审批权的部门手里掌握着项目的生死大权,权力可以转化为部门利益,当然不会轻易放手。所以审批制肯定不会自动退出舞台,有机会还会加强。

  综上所述,资源节约的非市场政策、项目的审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汇率、土地和资金分配的非市场化等,不但阻碍着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而且降低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解决这些问题最终需要区分政府的功能,划清行政和市场的界限。这恐怕是我国经济长期和目前都应该设为目标的改革方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