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货币投放将加重通胀压力

观点 · 2010-03-07

作者:佚名

返回

    日前,在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长安讲坛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发表题为“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主题演讲。他表示,2009年的大额货币投放量很可能引起2010年物价的上涨。预计CPI增幅在3%以上,“但是,如果2010年还保持7~8万亿元的货币投放,那么CPI增幅将很有可能超过5%,从而形成比较严重的通胀局面。”

    宋国青在分析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时,强调要先明确两个问题。其一,要明确通货膨胀和名义总需求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假定。”。其二,要明确货币数量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他特别指出,在不同的国家,货币数量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并不一样。在我国,就目前来说,货币数量仍然是决定和预测总需求的一个最主要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惟一主要的因素,其他的因素跟这个比起来都相对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主要是由我国的企业融资结构和居民家庭资产结构所决定的。举例来说,在美国,企业融资主要的方式是发企业债。而在我国,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占据了绝大部分。

    宋国青表示,明确了上述两个问题,再来看货币增长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就会发现如果两个指标都采用同比增长率,会出现一种滞后关系。而通过对中国经济改革30年历史数据进行的综合分析,这种滞后关系在中国大约是11个月左右。

    另外,从变动幅度上看,一般来说,货币数量波动大,CPI的波动会相对小一些。宋国青说还强调说:“在观察这种变化时,我个人认为应该采用同比月度数据。如果用年度数据,高和低一平均,就看不出变化了。像2009年的信贷数据,上半年多,下半年少,如果仅考察年度平均数也就看不到其中的变化了。”

    就大样本的统计数据来说,通货膨胀率对货币数量的弹性是非线性的。即不是货币多增加一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就上升一个百分点。宋国青举例说,比如用同比月度数据,从1987年开始,选择275个样本,其中CPI最高的是27.9%,最低是-2.8%,差额是30.7%。与之相对应,11个月以前的275个货币指标样本,最大是38.8%,最小12.9%,差额是25.9%。所以通货膨胀率对货币的弹性是1.18,就是说货币供给多增长一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多上升1.18个百分点,这是就样本期间平均而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宋国青解释说:“总需求多了1块钱,会在经济中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真实经济的生产幅度增加,另外一个是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比货币增长率小。但是,假如说存在一个严格的生产能力边界,到了这个边界生产就不能扩张了,就可能引起更复杂的情况,甚至发生抢购。这个时候通货膨胀率和货币的关系不是1∶1,消费者会把原来的储蓄花出来。”

    他接着谈到,过去的真实利率变化很大,一直到1998年,真实利率还非常高。但到了2000年利率差不多降到2%左右,从那以后,利率波动就很小了。“正是考虑到样本的变动,我们特别针对2000年以后进行了新的数学计算,推算出的时滞期大约为7个月。”

    宋国青指出,在这段时间里,通货膨胀率最高是2008年2月份的8.7%,最低的是1.3%,CPI平均为2%。这个样本时间,即超前7个月,货币增长率平均是16.8%。这两个一减就是14.8个百分点。如果认为两者是1:1的线性关系,就意味着,把货币供应控制到同比增长14.8%就是0通胀。而按照这一新的推算,2009年11月份的货币数同比增长率是29.74%,可以说达到一个顶点,这也就意味着再过5个月,今年6月份通货膨胀率将可能达到最高点。

2010-02-0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