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学教科书有望取代曼昆《经济学原理》

观点 · 2012-07-10 00:00

作者:

返回

【核心提示】据一些读过部分手稿的读者表示,大约有三个词可以概括这本《经济学原理》的特征:最优、均衡、实证。 近日传出消息,三位年轻、当红的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家李斯特(JohnLi st),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西莫格鲁(...

【核心提示】据一些读过部分手稿的读者表示,大约有三个词可以概括这本《经济学原理》的特征:最优、均衡、实证。

近日传出消息,三位年轻、当红的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家李斯特(JohnLi st),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 u)及哈佛大学的宏观经济学家莱布森(DavidLai bson)正在合作撰写一本新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这本书还只停留在手稿阶段,就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这三位经济学家都生于1965至1970年之间,还不到50岁,但在各自的领域都已作出惊人的成就。学界普遍认为,凭借他们过去十余年里的成果,诺贝尔奖早晚都要发给他们。而这三人联手撰写一本针对大学新生的《经济学原理》,有望取代哈佛大学曼昆(N.GregoryMankw)的《经济学原理》,成为新一代学习经济学的标准教材。

经济学诞生这几百年,标准教材的更新频率很低,大约半个世纪算是一个生命周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第一本经济学专著,数十年后,密尔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才全面取代《国富论》的地位。到了19世纪末,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系统构建出今天所谓的“微观经济学”,刷新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马歇尔这本书在欧美大学里用了几十年,直到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出世,将马歇尔的经济学与凯恩斯倡导的宏观经济学综合,大致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格局。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不断重版,也许是史上最成功的经济学教科书。但它的框架终究是在60多年前完成的,再怎么修改也有局限。所以在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德赖登(Dryden)出版社出资百万,向当时全世界的经济学家征求一本新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最终曼昆一举中标。经过几年努力,曼昆确实交出一本堪称经典的教科书,没有辜负这百万稿酬。

曼昆的书非常易读,注重培养毫无基础学生的“经济学直觉”。他在书的开头就提出“十大经济学原理”,成为许多人最初步的经济学常识。这十大原理分成三个方面,即人们如何做决定、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如何做决定”大致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整体经济”是宏观经济学范畴,“如何互相交易”则涵盖了国际贸易、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曼昆这本书借鉴吸收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最新研究,也融入他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多年心得。所以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也具有丰富的现实含义。但是从方法论来说,对萨缪尔森的著作并没有构成激进的挑战,只是在补充和发展,让青年学生意识到经济和经济学的复杂性。作为一本入门级的教科书,曼昆只想培养读者的“直觉”而已。

而最近十多年,经济学的发展又呈现出一副新面貌。几位少壮派经济学家都在各自领域的范式革命中起到突出的作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在顶级学报上发表论文,也等不及半个世纪的教科书周期,在曼昆此书出版不过十多年后,就试图用一本全新的教科书取而代之。这三位不同领域学者的联手,也可以看出其潜在的雄心。

李斯特是“实验经济学”尤其“田野实验经济学”这个新兴领域的奠基者。在过去,经济学家一般只能通过“档案数据”(archivedata)来研究现实问题。而李斯特认为,随着技术进步,现在我们已经有条件做“田野实验”,根据研究问题来设定实验,获取数据,从而检验经典理论的可行性。

遵循这个理念,李斯特在世界各地做了大量“田野实验”,涉及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经济社会学、拍卖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分支。他并没有用数学模型直接改写各个领域的框架,只是用精巧设计的实验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就在经济学界掀起一场革命。

与之互补,阿西莫格鲁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理论经济学家。他兴趣广泛、基础扎实,对许多相距甚远的经济学领域都作出深入研究,让人敬畏。在劳动分工日趋严密的今天,作为一个什么领域都能深入研究的通才,不知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最近,阿西莫格鲁与哈佛学者罗宾逊(JamesA.Robi nson)合作的专著《国家为何失败》(WhyNati ons Fai l)出版,从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角度对全世界多数国家长时段的兴衰作出解释,也是学界目前最热门的话题。

而莱布森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他的成名作是90年代对宏观经济模型中拟双曲贴现(Quasi- Hyperbol i cdi scounti ng)及时间不一致性(timeinconsi stency)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宏观经济模型的适用范围,并且解释了宏观经济中的许多未解之谜。

事实上,目前的经济学大有重新综合的趋势。一方面,随着博弈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深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复兴,整个经济学都已拥有非常完美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实证手段的极大丰富和诸如实验经济学等新兴实证手段的出现,我们对很多理论的适用范围都有了更深的认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互动与综合。今天,如果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个宏观经济学家谈博弈论,听到一个拍卖理论研究者谈“有限理性”,我们再不会觉得意外。

在这个基础上,这些少壮经济学家决心为我们提供一本最新的《经济学原理》。据一些读过部分手稿的读者表示,大约有三个词可以概括这本书的特征:最优、均衡、实证。最优化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手段,均衡是经济学的核心评判尺度,而实证则是对经济学理论可行性的终极检验手段。对于经济学“最优化”分析工具的批评已经持续上百年,经济学内部一直在对此进行反思和调整。今天的最优化已不再是传统、简单的最优化,经济学家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最优的最优”,并且得到了经验的支持。

全书的最大亮点当属李斯特留下的痕迹。李斯特提出,经济学应当是一种“有证据基础的经济学”(evidence-basedeconomi cs),从最底层的效用理论,到最复杂的宏观经济,无一不能检验。很多实证结果都让理论研究者感到苦恼,但真正经受住检验的理论,则愈发显示出生命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