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美国不应起诉阿桑奇

观点 · 2011-03-17 00:00

作者:

返回

如今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已连入互联网。正如中东事件所显示的那样,这个事实正在改变全球政治。一场信息革命正在从政府手中夺走权力。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呼吁,就将在这样一个世界中“...

如今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已连入互联网。正如中东事件所显示的那样,这个事实正在改变全球政治。一场信息革命正在从政府手中夺走权力。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呼吁,就将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对我们起到引导作用的原则展开一次严肃的对话”。她说,她支持世界各地人民享有“连接的自由”,并呼吁中东及亚洲相关人士也效仿她的做法。但如果她信仰自由,为何美国还在试图起诉维基解密(WikiLeaks)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

2月份,伦敦一家法庭裁定阿桑奇应被引渡至瑞典,尽管阿桑奇很快就提出了上诉。但美国司法部正在考虑以间谍罪对阿桑奇提出起诉,并已经传唤Twitter,要求其交出阿桑奇在该网站的账户。希拉里给出的理由是,维基解密电报事件“起源于盗窃行为”。但这个理由应用来起诉据称窃取了这些信息的士兵,而非阿桑奇——除非可以证明他是同伙,而并非仅仅是信息传递渠道。

相关部门也可以以占有窃取财物罪起诉他,但那样的话它们也必须同时起诉《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其它报纸,这对舆论自由将会产生影响。第三个理由可以是威慑:也许,这些泄露的文件造成的伤害如此巨大,以至政府必须杀一儆百。维基解密泄露的文件造成的伤害果真如此巨大吗?很明显它们造成了一些伤害——一名原本亲美的新加坡政客公开警告他的官员,与美国人交谈时不要过于口无遮拦。不过,正如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所言,外国政府仍必须与美国合作。维基解密也许从外交官员那里挖来了信息,并传递到谍报人员手中或进入其它传播渠道,但政府相互合作的职责将会继续。

因此,试图起诉阿桑奇,只会对美国自身造成损害——不仅对我们的宪法判例如此,还关乎美国必须努力建立的互联网开放原则。此举是一个弥天大错,因为它不仅美化了阿桑奇,而且还混淆了原因与症状。如果我们想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权力,就必须意识到,即便没有阿桑奇这个人,类似事件还是会发生。

从某些方面来看,维基解密泄露的信息造成的伤害事实上比政府假定的要小——因为其中并没有来自政府部门内部渠道的信息,或是通过秘密互联协议路由网(SIPRNet)传递的敏感情报。SIPRNet已遭到攻陷,据媒体称,已经有近50万人能够访问该网络。这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将注意力放在政府对其网络的管理上:漏洞百出、监控不足的信息系统才是真正的祸首,而非阿桑奇。

那些违背不泄露机密信息誓言的政府雇员现在就可以被起诉。一些出于良知的泄密行为可以被豁免,前提是他们愿意公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不过,尽管维基解密上驻伊拉克美军从直升机上向新闻记者射击的视频或许符合该条件,但其遭受猛烈攻击的被披露的25万份来自世界各国的电报都不符合。

我们应该从银行及其它公司更为先进的做法中汲取经验,改善信息系统,减少机密信息数量、并给予数据更好的保护。制定出更完善的程序,来处理可能被泄露的信息、并应对这将对我们的法律和我们努力构建的互联网原则所造成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忠的雇员与外国间谍总是能够获取一些敏感的信息。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个人也可以窃取大量信息,并可以轻松地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不过,这正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对阿桑奇给予的关注越少,效果将越好。

本文作者著有《权力的未来》(The Future of Power)一书,曾任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

译者/何黎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