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垄断性市场中厂商产品供给曲线的存在性
观点 · 2007-03-23 00:00
返回摘要:西方微观经济学一直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才有产品的供给曲线,而在其它任何具有垄断性的产品市场上的厂商则没有此曲线的存在。然而,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原因在于西方微观经济学对需求变化的错误理解,...
摘要:西方微观经济学一直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才有产品的供给曲线,而在其它任何具有垄断性的产品市场上的厂商则没有此曲线的存在。然而,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原因在于西方微观经济学对需求变化的错误理解,并由此进一步导致了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前后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按西方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的逻辑推导,垄断性的产品市场上的厂商也同样存在可以描述和定义的产品供给曲线。这一结论的存在为宏观总产品供给曲线的推导提供了微观基础。
关键词: 市场 需求变化 需求曲线
一、引言
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这四种类型的市场中,就产品市场而言,只有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厂商才有一条可以描述、定义和分析的产品供给曲线,其他三种类型市场中的厂商都没有这样一条可以描述、定义和分析的产品供给曲线。正是由于西方微观经济学这样的结论,才进一步导致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产品总供给曲线的存在缺乏通常所认为的微观基础和在宏观经济学中关于产品总供给曲线的种种争论及各种不同观点。我们认为,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上述结论在理论上是很难成立的。按笔者在西方微观经济学相关假设条件下的证明,上述曲线在四种类型的产品市场中要么都存在,要么都不存在,即如果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存在一条产品供给曲线,那么,其他类型的市场中的厂商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够存在一条产品供给曲线。上述结论是否成立的关键是我们应如何理解“需求变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在本文中我们所说的垄断性产品市场是指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其他三种类型市场的总称。
二、西方经济学对垄断性市场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的证明
西方微观经济学对垄断性市场中厂商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的证明是非常简单的,它通常是以对完全垄断厂商证明的结论来代表对整个垄断性市场的证明。具体证明过程简述如下: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当完全垄断厂商处于短期均衡时,一个产品价格可能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均衡交易量,或者一个产品产量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价格,所以,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厂商的产品价格和产品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象完全竞争市场中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平狄克、鲁宾费尔德、高鸿业,2000),自然也就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
上述对完全垄断市场厂商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的证明,相比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产品存在供给曲线的证明(证明过程可参任意的西方经济学初中级教材),我们发现,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之所以存在供给曲线,是因为任何需求的变化在图形上都只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所以需求的每一次变化在图形上都表现为需求曲线与MC曲线只有唯一的一个交点,即市场价格的每一次变化,完全竞争厂商在均衡时只有一个产量与之对应,因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可供描述、定义和分析的厂商产品供给曲线。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结论是在厂商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不变的条件下得到的。而完全垄断产品市场中厂商之所以不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供给曲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图形上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而是需求曲线斜率变化了的非平行移动。如果完全垄断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也同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当然不是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下平行移动),那么,在完全垄断产品市场中,需求的扩大,需求曲线d及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向右上方平行移动;需求的缩小,需求曲线d及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MR曲线与MC曲线在需求的每一次变化时也都只有一个交点,并且,也同样是,需求扩大,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增加;需求缩小,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下降,与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产品完全垄断的厂商也存在价格和产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同向变化关系。由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垄断性产品市场中厂商是否存在产品供给曲线,关键在于产品的市场需求究竟是如何变化的,或者需求曲线在图上究竟是如何移动的。如果需求的变化只能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则垄断性厂商存在着一条可以描述、定义和分析的产品供给曲线;如果需求的变化并不必然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也可以表现为需求曲线非平行移动,那么,垄断性厂商就不存在一条可以描述、定义和分析的产品供给曲线。所以,产品需求变化概念的内涵或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式,就成为垄断性厂商是否存在产品供给曲线的关键所在。
三、需求变化和需求曲线斜率的经济学含义分析
针对微观经济学需求曲线移动上述两种情形,笔者的看法是,需求曲线的移动只能是消费者需求理论中所分析的平行移动的情形,在现有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非平行移动的情况的。因为,在Q——P坐标系中,需求曲线仅仅作为表述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无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曲线,任何价格以外其它因素的变化对需求曲线的影响,仅限于影响需求函数Q=f(P)中的常数项数值的大小,而不能影响变量的系数或曲线斜率的大小;换言之,只有常数项才可以看作为是价格以外因素的函数,需求函数Q=f(P)中变量的系数不能被看作为价格以外其它因素或变量的函数。如果函数 Q=f(P)中的常数项和系数同时都可以被看作为价格以外其它因素或变量的函数,或者价格以外其它因素的变化既影响需求曲线在P轴上截距的大小,又影响需求曲线的斜率,那么,在曲线斜率变化的前后,我们又如何能单独地分析说明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呢?又如何能分得清楚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的影响和价格变化的影响呢?显然都不能。所以,一旦我们混乱价格以外其它因素变化对需求函数Q=f(P)或需求曲线的具体影响途径,我们也就无法展开对具体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分析了,分析问题的逻辑将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需求曲线平行移动问题的认识,在此我们不妨探讨一下需求曲线斜率的含义及其决定的问题。
可惜的是,在目前所见的经济学文献中,我们还没有看到过有关需求曲线斜率的含义及其决定问题的探讨,所以,只能笔者自己有感而发。首先,就需求曲线斜率的含义来说, k=△P/△Q,表示的是价格变化额与需求量变化额之比。这有什么经济学意义吗?它说明的无非是价格变化一单位货币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额或需求量变化一单位所需要的价格变化额,并没有什么其它的经济学意义,远不如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刻画需求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关系那么深入和透彻。因此,有了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也许我们就不再需要需求曲线斜率的理论了。
其次,我们知道,组成市场需求曲线的消费者个人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根本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在任意给定的各个价格水平下(两个轴的单位刻度也给定),需求曲线向右下方递减的快慢或曲线斜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增加商品消费的主观评价。如果消费者主观评价下降或递减得比较慢,则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比较平缓或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较小,反之,则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比较陡峭或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较大。消费者在某种状态下对其所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的主观评价好坏或效用大小又取决于什么呢?我们只知道它取决于消费者消费物品时的生理反应,外界条件如收入、其它商品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并不能影响消费者消费物品时的客观生理反应。因此,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收入、其它商品价格等因素的变化自然在Q——P坐标系中也就不能同时影响需求曲线的斜率。既然这些因素的变化不能影响需求曲线的斜率,那么,这些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需求曲线的移动也就只能是平行移动,而不可能是非平行移动了。
当我们说需求曲线的斜率由消费者主观评价决定的时候,也许有人说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影响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所以,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当然应该是影响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如果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1)我们必须明确需求曲线推导的前提条件是一个连续不中断的消费时间和同种物品完全替代关系的存在。在一个连续性消费的时间内,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物品的偏好是稳定不变的,偏好的稳定不变意味着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n单位的同一种物品,这些物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完全1 :1替代的,没有评价不同的差别,尽管在消费者消费这些物品时因消费的顺序不同而产生效用上的不同。这就是说,在一个连续性消费的时间内,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n单位的同一种物品,其效用满足程度的变化是稳定不变的,即需求曲线的斜率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都是既定不变的。如果说偏好有变化,则这不是指此时的偏好变化,此时的物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完全1 :1替代的,而是指彼时的偏好变化,此时的物品与彼时的同样物品已经因消费者主观评价的不同而不具有完全的1 :1替代性。所以,偏好的变化总是指相对于此时的彼时的消费偏好的变化,我们不能说消费者在此时的一个连续性的消费时间内对某种物品的偏好是变化的。否则,就会因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而导致同一时间内同种物品非1 :1替代关系的存在,这显然与同质性物品的定义及经验发生矛盾。
(2)既然偏好的变化总是指相对于此时的彼时的消费偏好的变化,那么,在分析的逻辑上和图示上我们应该如何来表示这种变化呢?以消费者彼时对水的偏好加强为例,则在彼时,消费者一定可以通过先消费△a(a为常量)量的水使该消费者对后续水的消费偏好评价状况与此时对水的消费偏好没有加强的评价状况相同。正因为彼时在消费者先消费△a量水后对后续水的消费的主观评价与此时水的消费评价完全相同,所以,彼时偏好加强后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与此时偏好未加强时需求曲线的斜率处处一样,完全相同,而△a在Q——P坐标系中则表现为消费者偏好加强前后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平行右移的距离。反之亦然。因此,需求曲线的斜率是由消费者在此时对增加(或减少)物品消费的主观评价决定的,而不是由彼时物品消费的主观评价决定的,彼时的偏好变化总可以通过消费者相比于此时的消费数量而预先增加或减少一定量同种物品的消费,使消费者消费物品的主观评价恢复到偏好变化前的状态,从而,需求曲线的斜率在偏好变化前后就完全一样。总之,只要我们把此时和彼时的消费偏好评价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那么,在逻辑上,我们就应该把彼时的偏好变化通过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来表现,不然,如果我们不把彼时的偏好变化相比于与此时,那么,我们也就无法理解“变化”两字了,因为,“变”是相比而比出来的。既然理解偏好的变化必须要把彼时和此时联系进来,那么,在逻辑上我们就只能通过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来表示,非平行移动的斜率变化和移动距离在逻辑上都无法给予解释。当然,如果不需要把两个消费时段联系起来分析说明问题,那么,两个时段的需求曲线我们可以独自构造,而不需要问其是否平行。
四、产品供给曲线存在性的进一步说明
根据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和我们对需求曲线斜率的分析,结论显然很清楚,这就是,需求的变化在图示上完全可以通过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来表现,而不必要表现为需求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因而在垄断性市场中也就存在可供描述和分析的产品供给曲线。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西方经济学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而且,即使我们退一步,我们仍然可以证明在垄断性市场中厂商存在产品供给曲线的可能性,即我们把垄断性市场厂商产品需求的变化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就是需求的变化在图示上表现为曲线的平行移动,因而存在厂商的产品供给曲线;另一种情形是需求的变化因我们不知道的原因的作用在图示上表现为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如目前西方微观经济学在市场结构理论中流行的观点,因而不存在厂商的产品供给曲线。如果需求的变化的确存在着如此理解的这两种情形,那么,我们就不能无条件地说垄断性市场中的厂商不存在产品的供给曲线,而至少是有条件地存在。而且,如果我们认定垄断性市场厂商产品供给曲线的存在是有条件的,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证明,即使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产品的供给曲线的存在也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具体来说,就是目前西方微观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产品供给曲线的存在,要以厂商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的不变为前提条件。如果厂商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是可变的,则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一个价格同样可以对应于两个产量,一个是短期亏损应继续生产,另一个是短期亏损应停产,如图(C)所示。在图中,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价格为P0时,如厂商的成本函数为平均变动成本AVC1或边际成本MC1曲线所示位置时,厂商短期均衡时的产量应为0,即暂时停产是最佳选择;如厂商的成本函数为AVC2或MC2曲线所示位置时,则厂商短期均衡时的产量应为Q2。
显然,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短期(而非长期)生产成本可变的条件下,厂商的一个产品市场价格完全可以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产量,而这一证明过程与垄断性产品市场中厂商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的证明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如图(A)情况一样。那么,我们能否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在厂商短期生产条件下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呢?如果按我们对垄断性产品市场的分析方法来说,结论自然是不存在;如果我们认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在短期存在产品供给曲线,那么,这种存在显然是有条件的存在,而不是无条件的存在。同样,垄断性市场厂商产品的供给曲线也可以是有条件的存在,而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存在。
五、结论
本文的分析,一方面说明目前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在有关需求变化的概念上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在需求理论中关于需求变化分析的结论在产品市场理论中应用时发生前后概念内涵的不一致。另一方面说明,正是由于对产品市场需求概念的错误理解和运用,才得出了在垄断性产品市场中不存在产品供给曲线这一错误结论。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这种错误认识的存在,才导致宏观总产品供给曲线的存在缺乏微观基础。我们很难想象,既然有宏观的总产品供给曲线,又怎么能没有微观的具体某一种产品的供给曲线呢?难道宏观不是由微观构成吗?我们也同样难以想象,如果不是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我们又怎么能推导出垄断竞争产品市场一般性的厂商均衡模型呢?因此,本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产品供给曲线在各种市场中存在性的证明,为宏观总产品供给曲线的推导奠定了微观基础,根本不需要用不切实际的典型厂商或代表厂商来推导宏观总供给曲线。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余永定.通加总推出的总供给曲线[J],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4] Stefano Zambelli.The 40% neoclassical aggregate theory of production,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8:99-120,2004.
[5] Peter E. Earl and Jason Potts.The market for preferences,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8:619-633,2004.
[6] http://bized.ac.uk.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07&ID=10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