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农业技术结构的不同演化路径

观点 · 2005-05-15 00:00

作者:

返回

huafeng_919,skywalker huafeng_919 为什么中国汉代就由农牧混合经济变为单一的小农经济? 而西欧的农牧混合经济结构一直很稳定? skywalker 中学地理对中国农业环境做了一些地理界限方面的解释,比如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湿润区,...

huafeng_919,skywalker

huafeng_919

为什么中国汉代就由农牧混合经济变为单一的小农经济?

而西欧的农牧混合经济结构一直很稳定?

skywalker

中学地理对中国农业环境做了一些地理界限方面的解释,比如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湿润区,适宜种植水稻,而东北地区因为有得天独厚的季风气候,成为了全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然而这实际上只是经济演变的结果,绝对不能用这种结果代替对经济演化的历史分析。

严格说来,农牧混合经济的对立面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单纯种植农业经济。由于自然环境的区分,导致从事农牧业的客观条件有适合于不适合之分,在经济学上就体现为成本差异。因此能够导致自然的分工和贸易。比如说中国的长城并不仅仅是一道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军事屏障,在经济地理上体现为一种农牧经济的分界,在经济史则表现为用一种特殊方式将自然环境导致的经营成本差异用制度形式固定化的产物。

人们在研究先秦两汉历史的时候,往往将几乎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诸侯兼并战争之上,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牧两业相互分化的进程。在周初实际上农牧业还呈现出一种支离破碎的交错状态。这一进程中包含着一些列值得挖掘的动因,不大能用一元论进行解释。

小农经济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和制度的复合体。与其说它是农牧经济分化的产物,还不如说它包含了一种自给自足的低度分工与专业化的制度安排。在欧洲商品经济农业出现得很早,也曾经比较发达。比如说古罗马奴隶制庄园经济从事的就是商品经济生产,后来随着政治环境的沧海桑田,商品经济生产倒退为中实际自己自足的庄园经济,并于中世纪特殊的封建政治架构相互整合。

huafeng_919

谢谢回帖,陈平认为中国的单纯种植农业经济的形成是因为环境涨落和路径依赖的原因

本人有查过相关历史地理和气候的部分资料,除成本上的优势外,还有推动因素---周朝经历了一段寒冷期,期间牲畜大量死亡,使人们已经对种植业有一定的依赖性,加上种植业相对于牧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人口由此增加,人口的增加使人们更加固定于种植业(因为种植业相对牧业能使人获取更多能量,谷物相对于肉类也更易储存),从而形成路径依赖。

到战国时期,各国由于注意到人口与国力的关系,竞相鼓励生育。人口压力导致各国资源紧张,从而为中国的统一奠定基础。也由于统一湮灭了制度竞争,从而在中国形成专制政府。

中国历史上每次战乱都是由于人口与资源的紧张产生的,蒙古等曾经试图使中原畜牧化,但后来不得不放弃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非先前人们认为的是儒家文化的力量。

skywalker

谢谢回帖,陈平认为中国的单纯种植农业经济的形成是因为环境涨落和路径依赖的原因

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一种非常新鲜的观点。历史学家在研究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冲突时曾经发现,由于10年左右的环境变化,往往导致游牧民族单一经济模式的危机,游牧民族向农耕地区的大规模入侵往往就发生在这10年一次的寒冷气候中。

huafeng_919

:)

恩,竺可帧关于中国5000气候变迁的研究中第一次

提出寒冷气候与少数民族入侵的契合。

参加讨论请到: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6&rootid=&id=6403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