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十点

观点 · 2004-09-15 00:00

作者:

返回

关于国营企业的话题,近来在国内的网页吵得很热闹。同学们纷纷要求在这重要话题上澄清我的看法。我的看法从来不变,但可能此前表达的不够简单,或不够清楚。这里试以分点的形式说说吧。 (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国企的主要困难是:...

关于国营企业的话题,近来在国内的网页吵得很热闹。同学们纷纷要求在这重要话题上澄清我的看法。我的看法从来不变,但可能此前表达的不够简单,或不够清楚。这里试以分点的形式说说吧。

(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国企的主要困难是:使用不是自己的钱不会像使用自己的那样小心谨慎。一九八八年弗里德曼会见赵紫阳,提出这点,说是经济的黄金定律。因为这定律,与私企相比,国企的成本较高,或同样成本,产出的物品或服务较差。不肯定千篇一律,但我们的赌注永远是这样下的。英谚云:不一定是强者角力胜,或快者赛跑赢,但我们是这样下赌注的。

以股分制把国营改作私营,企业的资产也不是私人独占的。但股民有权监管,表现欠佳的经理人可以通过投票被解雇。更重要是认为股价偏低而又善于经营的人,可以收购。另一方面,不满意的小股民可以把股份出售。股分的转让权重要,因为收购或沽出是最有力的表达方式。

(二)从经济效率那方面看,只要企业是私营的,股权谁属不重要。举个例: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可能是国内管理得最好的酒店。两年前期满,东主把业权交给国家。管理效率下降了吗?没有,因为国家把整间酒店以一个固定租金租给原来的东主继续经营。今天的白天鹅宾馆,是私营的「国企」。由此可见,效率不要从所有权谁属那方面看,而是要从经营收益权谁属那方面看。

(三)几年前,国内有些国企,就是免费送出去也没有人要!是的,到国内投资设厂的朋友,选择自起炉灶,不考虑以廉价购入同行的有国家职工制的烂摊子。最近几年国企卖得出去,是因为地方政府保证转手后买家可以随意解雇职工。这是说,解散职工的补偿由地区政府负责。这也是说,购买这些国企的人其实是购买房地产。

(四)如果在市场自由竞争下,国企可以不用补贴而生存,我想不出反对国企存在的理由。然而,今天不用补贴的、有钱赚的国企,主要是靠政府维护的垄断或专利而生存的。金融如是,出版如是,通讯如是,钢铁、石油,等等,皆如是。这样,国企存在的社会成本高得很。

(五)一九八一年我以白纸黑字写下,中国改革最困难之处,是那些政府可以容易地维护垄断或专利的行业。不幸言中!五年前我说,国企的长远困难不是亏蚀,而是赚钱,因为亏蚀迟早要收档,但赚钱就鼓励政府继续把垄断权维护下去。也不幸言中。当然,如果国企能于毫无政府维护的竞争下胜出,我会衷心拍手。

(六)政府维护的垄断对经济整体的祸害众所周知,不用细说了。少人知道的是这是印度选走的路,而朝着这方向走,对社会经济有害无益的管制法制会驱之不去,甚或变本加厉。管制法例是贪污的主要原因。二十年前我首先提出——跟着重复了很多次——一旦贪污的权利有了界定,制度化了,改革就呜呼哀哉。中国不要拜印度为师。

(七)以股分或其它方法把国企改为私营(国内称民营),除了用自己的钱比较小心谨慎这黄金定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不会再兴高采烈地维护国企的垄断权利。以发明专利或注册商标或商业秘密或优质名牌等而获得的垄断,经济分析可以接受,但政府以牌照或法例维护的垄断,早除早着。

(八)如果政府不再维护国企的垄断权,废除所有维护国企的法例——包括取消牌照的限制——让国企与私营的在市场自由竞争,经济分析不容易反对。但分析又说:在自由竞争下,国企的资产不会流失,但会输光。那么多年的经验,数之不尽的例子,还不够说服力吗?所以十多年前我说,不要改进国企,要放弃。

放弃国企有两种办法。其一是不再维护,让国企在竞争市场自生自灭。但这种输光淘汰是国家的损失。其二上算:以股分或其它办法把国企改作私营。这样,企业在竞争下生存的机会较大,因而在废除政府维护垄断的情况下,能减少国家的损失。

(九)经济分析说,只要能清楚地界定资产的权利,怎样去界定是次要的问题。股分制是一法,整间国企出售是一法,送出去给员工或干部也是一法。方法不同有伦理上或公允上的问题,但要点是把资产的权利界定清楚为谁属。首次界定,资产的权利可能落在不善经营者之手,但只要资产或股分有转让权,生意可为,过了不久就会转落在善于经营者的手上。

(十)国企资产的私有化分配,伦理或公允的问题很容易吵起来。私相授受、上下其手的可能不能低估。怎样分配,以什么价格或准则分配是头痛的话题。一般而言,以股分出售头痛最少。但我认为一家国企的多年成员是应该有点优惠的。二十年前我建议,不妨仿效美国棒球大决赛的分帐方法,拿出国企的一部分股权,让成员互相投票决定免费或低价的分配。

提出了上述十点,我倒要发一下牢骚。中国开放改革了二十多年,网上的言论怎还可以是那样不成气候呢?不管支持或反对国企,言论还是像文革期间那样偏激,还是纠缠着模糊不清的术语,对世事一无所知。国企的问题不是湛深的学问,用不着读书识字才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从香港打电话到深圳,其费用比打到加拿大去高出六七倍?为什么今天的上海还出现白米短缺?为什么买个「书号」要两万元,而自由经济从来没有听过要买书号这回事?为什么电力供应一时过剩,一时短缺?为什么同样水平的私办小学,国内的学费比香港的高两倍?

对支持国企的人是很大的讽刺。今天的中国有世界工厂之誉,当之无愧,因为中国的制造品满布地球。难道这些货品是国营企业产出的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