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达教授的《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有感
书刊 · 2011-11-23 00:00
返回读黄达教授的《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有感 李 健 (一) 拿到中国金融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黄达教授新作《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从篇首语起便被深深地吸引,竟然一口气站着读完第一部分的78页,直到腰酸腿疼,方知何谓爱不释手!...
读黄达教授的《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有感
李 健
(一)
拿到中国金融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黄达教授新作《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从篇首语起便被深深地吸引,竟然一口气站着读完第一部分的78页,直到腰酸腿疼,方知何谓爱不释手!之后,我又细细地研读了全书,就像进入了扉页的照片之中,听黄老师坐在沙发上娓娓道来,讲述着货币银行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黄老师在书中用“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度量单位:一个甲子”来概括他讲授货币银行学很长很长的心路历程。而我,一个教了近半个甲子货币银行学的教师,从黄老师独特的文字表述中,体悟到了以黄达教授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货币银行学开拓者们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过程的艰辛,看到了他们在60年的金融学科建设曲折之路上留下的深深足迹。令人敬仰,感悟良多。
黄老师1950年秋季开始讲授货币银行学。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接受一个自己尚未系统研习却马上要去教课的“任务”,难度可想而知。用黄老师自己的话说,最初凭的是高中的基础、大学的阅读、政治的锻炼、土改的实践、社会的观察等等“杂学旁收”的本钱,从头天听苏联专家课程、彻夜查阅经典和自己油印讲稿以备第二天课这种奇特的教学生涯开始,“推动自己走上喜欢钻研货币银行学,喜欢讲授货币银行学之路,并乐此不倦、形影不离60年”[①]。期间,逾50年在编写、修订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发表了26篇探索货币银行学的文稿,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影响的教师何止几代!而黄老师自己则始终在“学”与“教”货币银行学的过程中思考着、贡献着、享受着……对一门课程如此毕一生精力来建设、如此全身心地研究探索、如此与时俱进地追求完善,这境界足令晚辈教师叹为观止!
我不是黄老师的嫡传弟子,但按北师大李晓西教授的说法可以算作私淑弟子,主要是因为先生王广谦是黄老师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去拜见他,并很荣幸地得到指点与厚爱。细细算来,黄老师编写的所有教材我都学习过或使用过,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1957)和《社会主义的财政金融问题》(1981)是我读本科时学金融的启蒙书;黄老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是我教本科生一直使用的教材。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与黄老师一起参加过金融学科的各种研讨会,会上会下有机会就向黄老师求教,每每有醍醐灌顶之感!很多人把黄老师称为“中国货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金融学的奠基人”、“ 中国金融学前进道路上的领航者”,而我从黄老师的身上更多看到的是教师的崇高境界——以毕生之勤奋学研从“自己懂”到“使人懂”[②],恰似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前的题词“业精于勤”;探求科学真理的执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时俱进地教研互动以解教学中的师生之困惑[③];实事求是的精神——广采博纳东西理论之精华创建植根本土的教材,让教师“要在中国的讲坛上,结合中国实际,面对中国的学生,讲授先进的《货币银行学》”[④]。我辈若能步黄老师后尘,努力做个能使学生受益的老师,此生就无憾了。
(二)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而学问亦在史中。黄老师在书中以历史的线索对货币银行学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进行的精当梳理,特别是他的点睛之笔:已经实现的二次跨越——引进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以及应该实现的第三次跨越——宏微观的系统连接,为我们认识和把握货币银行学的全貌搭建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⑤]。而他讲授、研究、建设货币银行学的60年本身就是一部金融学科发展史,从中我们看到了黄老师对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折射出以黄老师为首的老一代金融学家在学科发展中贡献的智慧光芒,是一幅真实记载中国金融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画卷。黄老师从教货币银行学60年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前后30年二个阶段,而我学生时期承接的是前30年货币银行学的建设结晶,从教以来则置身于后30年的发展之中。
1979年我考入中央财经大学(前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专业。当时社会上了解金融的人很少,甚至有人以为金融是属于金属冶炼专业。我们上大学时金融方面的书和期刊屈指可数,凡读过的都印象深刻。上课用的专业理论教材主要是2本书: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是黄老师第一本统编的教材,由于封面底色为蓝,大家都叫“蓝皮书”,这本书里讲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是我后来讲授货币银行学的理论支点之一;第二本是《社会主义的财政金融问题》,是黄老师1981年主编的教材,这本书也因封面底色而被称为“黄皮书”,书中结合社会主义实践对计划经济中的货币、资金、财政、金融关系进行的阐述当时感觉颇为深奥,但其中关于货币与价格的关系、调节国民经济和综合平衡的思想等成为我后来搞科研和教学的理论支点之一;而当时学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其他各种理论和业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渐无用武之地。
1983年我毕业留校就开始授课。当时备课的参考资料很少,只有有限的几份期刊和数得过来的几本书,能找到相关资料便如获至宝,黄老师主编的《货币信用学》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开和开放的扩大,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实践发生了只有过来人才会感受到的“日新月异”变化,教学内容也需要随时更新。对于我们那几届的新教师来说,上课最费劲的是原来学的和现时要用的差异越来越大,很多要教给学生的东西自己也没学过,只能是边学边教。那时在理论研究上有不少“新”的成果陆续涌现,其中既有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和引用,也有中国学者在改革开放中的探讨和思考,这些成果的数量虽在递增,但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不足,导致我们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疑问常常难以给出满意的回答。例如1984年我们学校新开设的《西方货币金融学说》课程介绍了货币供求及其宏观均衡的理论,而在改革初期计划经济仍然占主体的背景下,国内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却多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分而论之。如何从西方的理论和国内对商品与货币、财政与信贷等问题的讨论中找到逻辑线条是我当时的一大困惑。当看到黄老师1984年出版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后,感觉收获巨大。书中对财政信贷关系和货币资金运动的解析极为精辟,特别是抽象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基本的共同关系——“商品货币关系”,并以这个简明却很深刻的关系来分析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使我大有走出迷宫之感,不仅贯通了中西理论,而且加深了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关系的理解。当然,我随即将收获通过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分享和受益。
对于上课的教师来说,有一本好教材太重要的了。在我讲授货币银行学近30年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黄老师在教材建设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普遍分为西方的和我国的两块,前者有叫货币银行学原理的[⑥],也有叫资本主义货币银行学的[⑦];后者有叫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⑧],也有叫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的[⑨]。前者主要从批判的角度来阐述原理;后者则在“黄皮书”基础上讲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金融问题。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讲法有其现实性,但在教学中日益感到这种格局存在“两张皮”的问题,既难以系统讲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也难以使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和据此建立的新体制运行以后,我国与各市场经济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共性越来越多,继续突出西方和我国的差异似有不妥。因此,1992年当黄老师“将两个思路之长汇集为一个体系”[⑩]的《货币银行学》出版以后,我们就立即采用。这本教材集改革开放最初十几年金融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成果之大成,在中国金融学科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之后黄老师不断修改再版,我们也一直作为全校本科生的教材使用。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有这样的共识:黄老师主编的教材已是全国最好,就应该让学生学最好的。期间我为中央电大和中央党校主讲《货币银行学》,由于授课对象和教学方式不同,我专门为远程教育和在职干部主编的2本同名教材也是依照黄老师搭建的基本框架体系来编排的,试图充分阐释市场经济中货币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用于讨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货币金融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黄老师2004年主编的《金融学》是中国金融学科发展中又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科书。此书是以黄老师花费了数年心血研究界定的宽口径“金融”为范畴,与现代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同步,充分吸收国内外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立足中国实际搭建的金融学科基础理论框架。这个新的框架取西方金融与中国金融之精华,融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于一体,以逻辑和历史的线索交织金融原理与实践发展,以现代货币创造机制联结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以原理阐释和问题讨论贯通理论金融与应用金融,精巧地架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学科理论殿堂,代表了同期中国金融学科基础理论教学的最高水平。
凡是用过黄老师此书作为教材的师生可能都会与我有些同感:一是视野开阔,海纳百川,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辨地看问题。既讲人类已认知的金融理论共性,又点出尚未取得共识的分歧;既清晰阐释基本原理,又具体分析中国现实问题;不做貌似准确的定义,抛弃简单的对错之断,采用多种视角、方法和思路分析问题,这种“要学‘活’,切忌学‘死’”[11]的编写教材思路,为读者提供了开启科学认识金融问题的入门钥匙。二是体系严整,逻辑清晰,针对中国现存金融结构来抽象内在联系。在阐释货币、信用、金融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以现代货币创造机制为纽带,把银行、市场等微观金融运作和货币总量均衡与调控等宏观金融连接起来,体现了我国迄今为止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和以货币为主体的金融资产结构下金融运作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这个“以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作为背景来建设”、“具有自己独立特点”[12]的体系,使读者能够结合中国现实来把握和理解金融理论。三是在历史演进与最新成果的有机结合中“把握中国金融的脉搏”[13]。注重金融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可使人增加理论素养的深度,掌握历史的精髓和规律,以免井蛙观天之嫌[14];及时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讨论问题,可引导学在本乡本土的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货币制度、银行制度、货币信用运作机制,了解所以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的前因后果以及改革发展的前景”[15],有助于提高读者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认知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黄老师的这本教材奠定了中国金融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引领着中国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的方向。
(三)
黄老师在与货币银行学结缘的60年中,为之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不是一篇文章能够概括得了的,而从黄老师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体会与获取的东西也是很多很多: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有科学的金融理念,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对真理不懈的追求……
书中有许多重要的精华值得我们当老师的去细细品味与运用。如在西学东渐中应消化吸收而非全盘照搬,将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以自己的传统智慧审视之、剖析之,并赋予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在学理的创建上有所贡献”[16];对古今中外历史积淀下来的财富都应传承发展,而不至于“当更全面地回顾前辈的学术足迹时,再一次深感无尽的遗憾”[17];大学教师应重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像黄老师一样,“不论观察什么问题,最后总要归结到基本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所以思考了现实问题的收获倒是回到了教学之中”[18],坚持用基本原理和规律去研究问题而非人云亦云,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度科研,并以科研成果来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应与时俱进地修订教材和更新教学内容,“诱导学生注意理论的新动向、制度的新变化、实务的新进展”[19],为学生铺垫一条贴近现实去动态学习并了解金融之路;等等。我想,所有读了这本书的教师都会产生智慧的启迪,强化信念的坚守和执着,增加创新的勇气和力量。
任何学科的演进以及教学内容都依托于其研究对象的发展,具有“显学”特征的金融学科更为明显。美国次贷危机以后黄老师敏锐地提出了货币银行学建设新的思路,再次强调了应该把牢基本认识和最“根本性”规律的重要性,重申“多么重要的金融,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基本道理,针对新的金融发展形势和格局提出了现有金融理论体系存在的要害问题:如何在金融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之间解决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沟通?他以84岁的高龄亲自写了一份构思新颖的“在金融海啸和G20背景下设想如何讲授货币银行学”的提纲[20],对原有体系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解构和重组,令我这个在第一线上课的老师深为感动。这几年黄老师经常鼓励我编写“有突破性”的新教材,我们教学团队共同完成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就是力图遵循黄老师的学术思想和开辟的道路努力进行的探索。而黄老师在书中多处提到的“货币银行学必将实现再跨越”[21]的新任务,则需要更多的教师像黄老师那样去思考、钻研、奉献才能完成,我们更期待着能在黄老师的指点下继续前行。
衷心祝愿黄老师健康长寿!学术之树长青!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①]黄达:《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②]黄达:《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③] 同上书第23页。
[④] 同上书第211页。
[⑤] 同上书第68页。
[⑥] 如我校张玉文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⑦] 如李春教授主编的《资本主义货币银行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⑧] 如周升业、孔祥毅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
[⑨] 如周骏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年版。
[⑩] 黄达:《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第47页。
[11] 同上书第193页。
[12] 同上书第109页。
[13] 黄达:《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第118页。
[14] 同上书第240页。
[15] 同上书第50页。
[16] 同上书第51页。
[17] 同上书第67页。
[18] 同上书第42页。
[19] 同上书第110页。
[20]节略部分参见黄达:《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第282-313页。
[21]同上书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