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专题五:劳动、人口经济学(一)
新闻动态 · 2017-10-31 00:00
返回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劳动、人口经济学于2017年10月14日下午在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荟楼205教室进行。来自厦门大学的蓝嘉俊、四川大学的李江一和西南财经大学的彭争呈分别就男女性别认同差异对女性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影响、...
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劳动、人口经济学于2017年10月14日下午在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荟楼205教室进行。来自厦门大学的蓝嘉俊、四川大学的李江一和西南财经大学的彭争呈分别就男女性别认同差异对女性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影响、父母转移支付对子女劳动供给影响以及隔代照料与女性劳动供给等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本场讨论会由西南财经大学的彭争呈博士主持,评论人分别为四川大学的李江一老师、厦门大学的蓝嘉俊博士以及西南财经大学的彭争呈博士。
第一位报告人是厦门大学的蓝嘉俊博士,其报告的文章是与方颖、杨阳合作完成的《性别认同与女性劳动力供给:教育与城乡差异的视角》。首先,作者基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劳动供给总量下降,尤其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更大的现实背景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断发展女性占优势的服务业的未来趋势,通过研读国外文献成果发现:当妻子潜在收入超过丈夫的概率越高时,妻子越有可能不参与劳动力市场。同时大样本数据表明我国也存在类似的性别认同。因此提出社会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作者将性别身份认同规范量化为丈夫的收入应高于妻子。
作者根据CGSS 2013:是否同意“男人以事业为重,女人以家庭为重”统计结果发现“高教育”组对这一说法的认同度均低于“低教育”组。因此文章主要考察了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如何减缓性别认同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抑制影响,其次考察了性别认同对男性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性别认同规范在城乡上的影响差异。通过居住省份、户口、民族、年龄和教育五个维度构建模拟婚姻市场,计算女性收入超过男性的潜在概率与结婚率,发现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减弱个体的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强度,同时有助于减缓性别身份认同对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负向影响;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对低教育组的妻子起主导作用,即妻子潜在收入超过丈夫的概率越高时,低教育组的妻子的实际收入低于其潜在收入;性别身份认同规范会促使丈夫努力工作,使得自己的实际收入将高于其潜在收入。而性别认同规范在城乡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农村低教育人口受到性别身份认同规范影响更大。
与会学者就文章中模拟婚姻市场的省级维度的选择提出疑问,认为夫妻来自同一城市在现实中也只是一部分,可能会使结论产生偏差?作者对此解释到,确实相关数据表明大约40%的家庭夫妇是来自同一户籍地,但是研究对象是单个家庭。西南财经大学的彭争呈博士就实证分析部分提到教育程度会影响身份认同规范,而身份认同又以收入衡量,但实际上教育也会影响收入,二者是否存在冲突?蓝嘉俊博士回答道二者并不冲突。教育是否影响性别认同规范是从社会整体来看,而收入是从单个家庭来看。二者角度不同。
第二位报告人是四川大学的李江一老师,其报告的文章是与闫雪凌合作的《父母对子女的转移支付对子女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文章基于社会事实:成年子女常面临工作、购房以及抚养下一代的压力,父母对子女的不定期转移支付成为了缓解子女一代经济压力的重要方式。主要研究了父母对子女的私人转移支付是否会对子女的劳动力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借此为如何增加劳动力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和开征遗产税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13年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区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143户家庭样本,97916个个体样本,将受访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年限作为工具变量,控制了一系列潜在遗漏变量,设定计量模型,为解决转移支付被左censor的问题,作者采用了极大似然估计法。研究发现父母对子女的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影响子女的劳动力供给。平均而言,父母对子女的转移支付每增加1000元,子女的日、周、年劳动力供给将分别减0.1413、1.6839、135.9877小时。而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通过转移支付购买子女提供的关爱、照料服务而挤出了子女的劳动力供给。
来自厦门大学的评论人蓝嘉俊博士对陈霄博士的报告提出了建议,也可以关注社会公共转移支付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此外工作时间(40小时/周、8小时/天)可以用泊松估计来处理。此外提问者就工具变量的外生性问题和样本中双胞胎数量的多少与李江一老师进行了交流。
第三位报告人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彭争呈博士,其报告的文章是与邹红、栾炳江合著的《隔代照料与女性劳动—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文章基于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增加了年轻家庭的儿童照料需求,而我国儿童看护资源严重不足,隔代照料普遍存在的现实。在文献回顾中发现隔代照料会显著增加女性劳动参与的概率,因此作者将隔代照料与女性劳动力想联系,同时也希望检验老年人退休行为对隔代照料可得性的影响、幼儿教育成本对儿童照料方式选择的影响。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工具变量法或联立方程模型解决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就城乡、收入和教育水平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隔代照料会显著增加女性的劳动参与,有祖辈提供隔代照料会使18-49岁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提高10%-23%;同时隔代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城市、高收入家庭和高教育水平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和低教育水平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延迟退休很可能会降低其提供隔代照料的可能性;幼儿教育成本的上升也会增加对祖辈隔代照料的需求。
与会者李江一老师就问题研究视角给出建议,隔代照料为什么没有对男性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文:刘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