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在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2013世界发展报告—就业》

新闻动态 · 2013-03-25 00:00

作者:

返回

世界银行3月18日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万众楼二楼发布了《2013世界发展报告—就业》,报告指出,就业不仅对个人的福祉的提升至关重要外,同时也是实现诸多社会目标如减贫、生产率提高,社会凝聚力提纲等目标的关键。...

世界银行3月18日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万众楼二楼发布了《2013世界发展报告—就业》,报告指出,就业不仅对个人的福祉的提升至关重要外,同时也是实现诸多社会目标如减贫、生产率提高,社会凝聚力提纲等目标的关键。

分管《世界发展报告》的世界银行主管马丁•拉玛博士作为报告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主持并点评,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耀辉教授出席并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据世界银行调查的结果,全世界有超过 30 亿人工作,工作带来收入,而工作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同时,与工作有关的福利也随之改善。一项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与劳动力相关的事件能促成摆脱贫困,对低收入国家来说,得到工作和创办企业是人们摆脱贫困的两个主要原因。

马丁•拉玛博士同时表示,除了改善物质生活以外,工作对个人的影响还包括健康、教育,精神面貌、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例如长期失业的青年人会寻求加入黑帮等暴力团伙来寻求归属感。他还强调,那些能增强人能力,赋予人权力并尊重权利的工作与更多的信任以及更强的参与公民社会的意愿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人们认为他们当前或者未来能得到就业机会,他们对其他人的信任以及他们对制度的信心就会增强。最后,通过对社会身份、人际网络和公平性的影响,工作会对社会凝聚力产生影响。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就业政策也在面对不同现实情况的挑战。如老龄化国家面临劳动力不足,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对青年的就业不足,此外,不断加深的全球化分工,与日益密切的全球贸易关系,也对就业这一传统话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报告说,政府应该在对整体社会有最积极“溢出效应”的领域着力促进就业。例如,增加对教育和卫生领域的投入,意味着更多女性就业;而降低针对年轻男性的就业门槛,可望增强社会凝聚力。

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点评中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超过3亿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制造业部门转移,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不但是中国持续30年高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显著增加了居民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人均收入。但他同时也提醒,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产业升级和内需驱动型转变,如果没有劳动力技能的升级这一前置条件,那么产业升级和内需驱动就都会遇到重大阻碍。他建议,中国政府应加大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特别是低水平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卢锋教授则针对报告中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青年劳动力大量增长而就业不足的情况表示,从他与林毅夫教授一同在非洲多个国家实地考察的结果看,不少非洲国家如坦桑尼亚、卢旺达等国,目前的确存在着有效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状况,这与国内政局长期不稳,死亡率大幅下降、制造业比率较低,资本严重稀缺等因素有关,但这些国家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政府,都非常有强烈的发展经济,提高就业的意愿。这种情况,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状况有一些相似之处。

林毅夫教授在回答问题时也表示,他认为,目前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其产业状况与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一些情况非常相像,从政府到人民也有很强烈的发展经济的意愿。鉴于中国正在面临产业升级、劳动力价格上涨的阶段,他建议中国可以鼓励一部分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非洲投资转移,一方面可以保持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与地位,同时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