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经济论坛热议金融危机解决之道
新闻动态 · 2009-11-09 00:00
返回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面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等困扰,促使经济学家重新检验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如何迅速从危机中恢复,如何在将来的经济活动中吸取前车之鉴,...
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面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等困扰,促使经济学家重新检验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如何迅速从危机中恢复,如何在将来的经济活动中吸取前车之鉴,引起了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各国的反思。
经济分论坛场景
11月6日,“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分论坛第一场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中、美、英、俄、韩等各国的经济学者围绕“金融危机对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和启示”开展热烈讨论,寻求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思路。
金融危机中政府该扮演什么角色
“反思这次金融危机,政府应在宏观上对反垄断问题加强监督和管制,以防范下一次金融危机的产生。”作为第一个发言者,北京大学CCER教授陈平认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本次金融风暴证明了Robert Lucas有效市场理论的失效、微观基础理论的失败,要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均衡,政府需要对金融部门提高监管力度,在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来自韩国Gyeonggi研究中心的Sung Hee Jwa教授与陈平针锋相对。他以房屋市场为例,认为本次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反政府的市场干预使得市场调节失灵。市场是存在歧视的,如果政府为实现政治目标强行向不该拥有房产的人提供贷款融资,实现“居者有其房”,就有悖于市场偏好的本质,导致市场扭曲,最终崩溃。
既然政府干预既有可能改善市场也有可能破坏市场,那中国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在复旦大学教授李维森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处于快速增长期中的发展中国家,应改变过去依靠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发展战略,转而采取以“减税富民”为主轴的扩大内需增长模式。“对中国而言,消费疲软是因为政府拿走的钱太多。政府现在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李维森为分论坛留下了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解决金融危机需加强道德约束
“由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存在,保险市场上往往会出现最有谋生能力的人取得养老金或意识到自己可能生病的人得到更多的医疗保险的情况,在金融交易中也是如此。”11月6日上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在大会主旨报告中首先提出了“道德风险”对金融交易的巨大威胁。下午的经济学分论坛上,来自巴基斯坦KASB group的Nasir Bukhari就这一话题发表了更深入的演讲。
在Nasir Bukhari看来,金融危机表明了现有监管的漏洞。过去人们天真的认为应实行市场独立、去规制化、让机构自管,但结果并不理想,正是那些缺乏自管的经济公司、金融企业最先出现了危机情况,波及整个经济体系。“现在政府进行救市,但光靠政府监管并不能抵御金融危机,自由市场如果没有信任、没有道德,未来是无法发展的。” Nasir Bukhari如此阐释自己的观点。
面对指责,德意志银行的Burnham,Christopher B为银行家辩护:“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只去职责银行家,银行不是唯一该负责的人。” Burnham,Christopher B认为,金融评级机构也要为金融危机负责,他们失职却逃过指责是不公平的。
“因此我认为市场活动必须提高道德的约束,让金融企业尊重利益相关方、尊重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尊重环境。” Nasir Bukhari指出,不论是银行还是评估机构,都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即互利共赢、尊重人权的道德约束。
论坛的讨论与茶歇环节,各国学者就此话题继续展开热烈讨论。“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中国经验与世界的关联”将成为未来两日的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