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综述

新闻动态 · 2005-09-26 00:00

作者:

返回

金融改革:市场化进程与金融稳定 2005年9月16至17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在海口举办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

金融改革:市场化进程与金融稳定

2005年9月16至17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在海口举办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谢渡扬,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校长王裕国教授等出席了论坛并做演讲。与会的两百余名代表分别来自人民银行等金融主管与监管机构、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内30多所高校、台湾、日本及比利时等。

本次论坛以“金融改革:市场化进程与金融稳定”为主题,就政府转型、治理结构、监管体系、资本市场与金融开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一、推进政府转型是促进金融改革、保持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

今年是我国的改革攻坚年,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会代表对我国在金融领域推进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这几项改革有力地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保持我国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要在对市场化进程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金融改革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仍然是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进行,推进金融改革、保持金融稳定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部分仍然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比较少;实质性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需要突破现有的注资与股份制改革的思维。其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彻底,不良资产的形成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累积的金融风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风险的主体,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十个方面,即:第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二,经济全球化;第三,当前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储备制度;第四,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移;第五,金融基础建设滞后;第六,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与中央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第七,企业的融资结构问题;第八,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混业监管问题;第九,金融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第十,宏观调控政策。

专家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前提是对目前我国市场化进程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判断。专家提出了对市场化进程的三点判断:

第一,对市场化改革进程不能估计过高。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但包括金融体制在内,许多方面深层次的体制矛盾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目前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不是由于市场化改革过快,恰恰相反,是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没有真正启动。

第二,改革仍然滞后于发展。专家们认为,无论是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还是社会的和谐发展,都需要推进深层次的改革。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实现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第三,改革在实践中的“走形变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以及利益博弈中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导致一些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大打折扣,“走形变样”。有人把产生这些问题的“板子”打到改革上,认为是改革的失误、改革的不成功造成的。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误导社会舆论。这种现象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同样存在。

2、以政府转型为突破口,实质性地推进金融改革

专家们认为,推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包括治理结构改革、监管体系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与金融开放,都需要首先推进政府改革。只有在政府改革到位的情况下,金融改革才能实质性地推进。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国家在金融领域存在较多的行政干预。因此,推进金融改革,需要加快政府转型进程。专家认为,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如何充分估计政府转型的客观基础和现实压力?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有三个领域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转型。首先,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深刻变化要求政府转型;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政府转型;最后,我国政府的自身改革与建设要求政府转型。

第二,政府转型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有专家指出,政府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政府职能定位中,本质职能是公共服务,政府主要任务是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制度性公共服务等三大类的公共服务。

第三,以政府转型为重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专家提出,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我国的金融体制是否仍然是比较突出的政府主导型体制?第二,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是是否已经是弊多利少,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第三,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是不是应该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并在这个前提下有效地发挥政府在金融发展与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与会专家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也有专家从另一个角度指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根本上是由国有制的产权构架造成的。要解决银行的脆弱性问题,必须要在产权制度上有所作为。这包括:第一,政银分开,防止政府行政权力对银行的干预;第二,消除政府直接所有权,建立银行退出机制,消除预算软约束。

央行不良资产问题是一个新的问题。与会专家指出,政府自身产生了相当多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以央行不良资产的形式体现出来。央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通过对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形成的,包括专项贷款、特定贷款和再贷款。目前金融界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央行不良资产问题。有专家特别指出,我国中央银行的不良资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体制因素造成的。体制上造成的不良资产,只有通过体制改革,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二、加快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

大部分专家认为,在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推进的进程中,加快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是保证金融企业绩效、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之一。

1、金融治理结构需要关注党委与股东大会的关系。

与会专家认为,要构造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最需要解决的是党委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地位问题。在我国的银行治理结构中,党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党委在重大问题上拥有最后发言权,这种情况在国外金融界是不存在的。我国金融改革的趋势是市场化方向。如何处理“党委拥有最后发言权”与“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对推进金融改革至关重要。

2、“想象中的歧视”是构建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主要障碍

有专家创造性地用“想象中的歧视”来形容在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许多专家认为农村信用社需要托管,这个理论的内含假设是农村信用社的基层干部素质很低。但是,在实际评估农民信用的时候,最了解农民的恰恰是农村信用社的基层干部而不是学者、专家以及上级下派的干部。因此,认为基层干部素质差,农信社需要托管,是一种“想象中的歧视”,这必然引发一系列问题。

3、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的更多分析视角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金融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例如: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改革的背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有专家指出,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正处于积累当中,机构不足、产品不足,目前仍处于模仿西方金融发展的阶段。现在的问题是,在模仿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模仿形式而忽视了实质内容的借鉴。

第二,有专家从行业特征角度分析我国金融企业治理结构。我们现有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即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如下假设:商业银行与一般的企业(例如制造业企业)没有多大区别。专家指出,这与实践不符。金融业的行业特征是必须关注的问题。这些特征包括高杠杆率、资产的非透明性、严格的行业管制等。

第三,也有专家指出,从改革历史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并没有使绩效显著提高;治理结构的改善并没有导致绩效的改善。他们认为,治理结构的改革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至少短期内不可能有太大的影响,期望通过治理结构的改善去改善银行绩效恐怕是一个误区。

第四,有个别专家认为,目前银行治理结构改革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外国银行进来后会控制我国经济命脉。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仅有治理结构的改善还不能保证商业银行绩效必然好转。

第五,有代表从保险治理结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保险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大股东行为有待于规范、管理层的控制不到位、对保险公司的外部干预(例如政府干预等)。因此,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借鉴国际经验,使保险公司成为一个真正的、按市场规则运作的公司。

三、加强市场化的监管体系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在金融风险日益突显的今天,金融监管体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构建一个健全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1、加快金融企业退出机制建设

有专家认为,构建监管体系的关键是退出机制,通过退出机制约束金融管理者和投资者,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好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现在我国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有些退出机制是非市场化的;第二,有些退出是迫于财政救助和社会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机制;第三,由于清算机构不完善,造成有些清算不彻底。因此,在监管体制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处理这些问题。具体包括,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退出问责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注意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有专家从信用角度分析了监管体系建设问题。在我国金融改革当中,信用制度问题是一个基础问题,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具有相当的紧迫性,主要表现在:拖欠和逃废债务、契约不能实行、信用标准失衡、信用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极大地干扰了我国监管体制的建设。因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监管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之一。

3、监管的主体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

与会代表指出,如果把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和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对比,将会发现两者存在实质性的差距:第一,现代企业(包括银行)的治理核心是一个负责任的、合格的董事会。而在目前的产权结构下,我们无法保证我国金融企业的董事会是尽职、合格的;第二,监管者职能在我国金融企业治理结构中没有明确,监管者无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职能。监管本质上是风险的考核。但这个考核应该主要由市场进行,而不应该主要由政府进行。是市场选择企业而不是政府选择企业。

4、混业监管的趋势对我国目前的监管体系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有专家认为,我们必须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进行调整,否则会加大金融的不稳定因素。我们目前实行的是“一行一局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这些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综合监管机制。特别是对跨行业的风险监管,目前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联席监管还没有形成,这将直接影响市场的长远发展。

有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金融监管问题。例如,第一,对商业银行实施充足率监管将有助于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有效监管;第二,我国的信用风险与经济周期存在典型的反相关关系,加强对信用的监管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第三,有专家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角度分析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可选性,并提出了根据传染性强弱进行有效监管的建议。

四、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对金融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资本市场的汇率改革与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是今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与会专家就资本市场与金融稳定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1、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比汇率个别调整更为重要

有专家指出,通过对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视程度不足。7月21日的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使人民币升值2%;第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对于这两项改革,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民币升值问题。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反而没有多大的关注。事实上,最应该关注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应该是有升有降的变动,而不是只升不降的变动。

有专家则认为,汇率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一国的金融稳定。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仍然没有实现充分的市场化,起绝对作用的是国家主导的汇率形成机制,这对金融稳定产生了潜在的威胁。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其基本原则是:要尽可能地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汇率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2、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

与会代表指出,资本市场不稳定会对经济的动荡不安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第一,在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方面,政府应致力于塑造市场发展环境,尽量少干预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二,在自由化的过程,政府也要注意防止资本市场的过度动荡。有代表以台湾资本市场发展的进程为例,说明在稳定资本市场方面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健全整个市场结构性,包括资讯的透明化、公司营运的市场化等。第二,让市场竞争更充分、更透明;第三,政府的适当干预必不可少。

3、直接融资滞后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大部分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直接融资滞后。因此,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推动直接融资发展,包括:第一,改变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的分割状况;第二,转变金融市场的监管方式;第三,继续发展和开放银行间直接融资市场。

也有专家从金融相关率角度分析了资本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他们认为,金融相关率反映了我国经济货币化的过程。通过分析这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依靠货币投入(信贷扩张)来支撑。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是一种粗放型和低效率的,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不稳定的增长方式,对金融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五、关于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按照我国加入WTO的协议,2006年年底我国将全面放开金融业。这对我国金融业是巨大的挑战。

1、金融开放有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大部分与会专家认为,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它有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例如,有专家用“想象中的悲观”来形容金融开放会导致我国金融危机的观点。以我国的制造业为例(如彩电制造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但是,制造业水平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许多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对于开放银行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认为会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想象中的悲观”。

2、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开放引发的金融安全问题

有专家则认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需要高度重视可能由此引发的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问题,甚至有些专家把这个问题提高到政治层面讨论:

第一,有专家指出,外资银行通过股权投资进入我国银行,是在我国本土的民间金融尚未合法化,我国本土的商业银行尚未获得参股资格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格局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

第二,也有专家认为,对于20多年来引进外资的对外开放政策,我们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此带来的问题,包括热钱问题等。因此,金融开放必须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引进外资应该从注重数量转到注重质量;第二,应该降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投资比例;第三,改变直接引进外资的方式,更多地采用间接引进的方式(例如股权互换等)。

第三,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外资银行进来的目的与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相差很大。我们希望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但是他们的目的就是卖产品,让中资银行成为其产品分销机构。这样的定位可能在未来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因此,在引进外资投资战略者方面不应盲目。引进外资银行必须符合我们的目标,而且一定要以我为主。

第四,有专家认为,过快地放开我国金融业将导致我国金融主导权的丧失,并提出“未来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的问题。如何既保持我国开放的态势,又掌握金融的主导权不至丧失,相应药方则是:在股权和薪酬两种激励措施中,股权方面要“小气”一点,在“薪酬”方面要大方一点。

第五,也有专家从国际游资的回流角度出发分析外资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目前国际游资的规模与流向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稳定。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包括完善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